越响起,动作快得只留下一道绯色残影。
他一步跨出,稳稳托住温应禄下沉的臂肘,力道温和却不容抗拒。
“学无先后,达者为先。你我皆为国选才,同沐皇恩,何须拘泥此等俗礼?温兄策论针砭时弊,风骨铮铮,恪心向往之,当以兄事之!”
陈恪笑容真诚,言语间毫无居高临下之意,反而透着由衷的欣赏。
他将“兄”字咬得极重,瞬间化解了那份几乎要凝成实质的尴尬。
温应禄被陈恪扶起,对上那双澄澈坦荡、毫无作伪的眼睛,心头那股屈辱感竟奇异地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复杂的暖意。
他喉头滚动,最终只化作一声低沉的“伯爷抬爱”,仰头饮尽杯中酒,退后一步时,紧绷的肩膀明显松了几分。
紧随其后的梁梦龙、殷士儋等人,陈恪如法炮制。
扶起梁梦龙时,他赞其“胸有丘壑,视野宏阔,开海之论令人耳目一新”;对殷士儋,则称其“思虑周全,刚柔并济,有经世宰辅之才”。
他言辞恳切,点评精准,直指每人文章最闪耀之处,绝无虚言套话。
原本可能绵长尴尬的敬酒环节,在他主动的“称兄道弟”与毫不吝啬的赞美声中,竟走得异常顺畅,甚至隐隐透出一种不拘一格、惺惺相惜的奇异和谐。
席间众人,有人暗赞陈恪通达人情,处事圆融;也有人腹诽他故作姿态,笼络人心。
但无论如何,那份年轻座师带来的视觉冲击与心理不适,确被他巧妙地抚平了。
敬酒完毕,进士们各自散开,与同僚、前辈交谈。
陈恪目光扫过全场,留意到几人。
温应禄正与殷士儋、梁梦龙低语,三人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和对未来的期许,显然更亲近彼此。
梁梦龙眼神依旧明亮,似乎还在回味自己那篇关于水师护商道的策论。
温应禄则挺直了腰板,目光炯炯,那份刚直并未因金榜题名而磨损。
曹大章,这位文采斐然、也曾被他列入“甲上”名单的进士,此刻并未与温应禄、梁梦龙等同窗一起,反而正与赵文华谈笑风生。
两人举杯对饮,赵文华那眼中闪烁着对“得意门生”的欣赏,手掌甚至亲热地搭在曹大章肩上,低声说着什么。
曹大章微微躬身,脸上是恰到好处的恭谨与受宠若惊。
陈恪心中了然。
曹大章的文章他也看过,才华是有的,但字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