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课。"洛保的指尖划过白板上用红笔标注的警示线,"我不会照本宣科读指南,所有答案都藏在真实病例的刀锋边缘。"她调出电子病历系统,苏州第一人民附属医院的LOGO在屏幕角落闪烁。
第一个问题抛出时,空气瞬间凝固:"苏州转院去上海的危重患者,坚持借用价值80万的便携式ECMO,借还是不借?"洛保的目光扫过众人,在新人苏棠发白的指节上稍作停留。
旧生周明率先举手:"不借。《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明确禁止外借,转运风险不可控。"
"如果患者家属当场下跪呢?"洛保追问,"他们承诺支付双倍押金,签手写承诺书。"
会议室陷入死寂。新人程野喉结动了动:"或许可以请示医务科...走特殊审批?"
"特殊审批的前提是院际协作且有接收方担保。"洛保调出江苏省卫健委文件,"上海医院如果不敢书面确认设备适用性和转运风险,这个'特殊'就会变成定时炸弹。去年某三甲医院外借呼吸机,患者途中血氧骤降,家属以'设备故障延误救治'起诉,医院被判担责40%。"
她抽出一份泛黄的合同模板:"真想借,必须签三方协议。"白板上投影仪亮起,密密麻麻的条款逐一展开,"第一,明确设备仅用于转运途中,接收医院签收后责任转移;第二,按市场价的1.5倍收取押金和折旧费;第三,患者家属需购买医疗转运专项保险。最重要的是——"她重重敲了敲屏幕,"必须公证!苏州公证处就在医院隔壁,带他们去现场办。"
旧生林小满若有所思:"师姐是说,共情要穿上法律的铠甲?"
"答对了。"洛保点头,"接下来是更棘手的——患者欠费30万,急需开颅手术,绿色通道额度已用完,救还是等家属筹钱?"
新人许昭声音发颤:"人命关天...应该先手术吧?"
"如果术后家属消失,这笔钱会从科室绩效里扣,整个团队半年白干。"洛保调出医院财务报表,"前年神经内科就遇到过,最后是我用'星火基金'兜底。但基金不是无底洞,去年救助了17个家庭,现在账户余额只剩..."她停顿片刻,"所以才要教你们权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推过一叠文件:"正确流程是:先启动多学科评估,确认手术必要性;同步联系医保局核查报销比例;让社工介入调查家庭资产。如果确实无力支付..."她翻开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