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和当地中医馆反复确认的结果。负责翻译的李雪突然指着"炮制"两个字笑了:"还是用音译吧,'paozhi'听起来就像在说某种魔法仪式,孩子们会喜欢的。"
动画上线那天,曼谷的小学课间突然响起整齐的背诵声。穿蓝色校服的孩子们举着草药玩偶,跟着屏幕里的阿雅念:"薄荷清凉,能醒头目;生姜辛辣,可散风寒。"他们的书包上挂着的盲盒玩偶碰撞出轻响,像是那些草药真的在应和。
数据后台的曲线在上线两小时后陡然攀升。东南亚区负责人盯着屏幕,看见马来西亚的收视率超过了同期的《海绵宝宝》,菲律宾的社交媒体上,#百草精灵教我的苗医知识#话题已经刷到了热搜第三。有个妈妈发的视频被转发了五万次:她的儿子举着蒲公英玩偶,认真地告诉镜头里的医生,自己咳嗽时该用"带绒毛的小伞兵"泡水喝。
三、盲盒里的药香
广州的玩具厂里,工人正给新一批盲盒喷上特殊的香料。七叶一枝花玩偶带着淡淡的苦味,那是用提取的中药挥发油调的;金银花玩偶则散发着清甜,和动画里它总爱哼的调子一样。厂长拿着质检报告皱眉:"这批苍术的香味太淡了,得再加三成浓度。"
他身后的墙上贴着张奇怪的表格:左边是草药的药用部位,右边是对应的香料配方。这是动画顾问张奶奶特意拟定的,老人第一次来厂里时,还带了包晒干的苍术:"闻着得像刚从灶上取下的,带点烟火气才对。"
玩具设计师王萌正在修改下一季度的盲盒方案。她的电脑里存着几百张苗寨采风时拍的照片,其中一张是晒在竹架上的杜仲,树皮的裂纹里还卡着几粒阳光。"这次要做能互动的。"她对着屏幕里的杜仲草图自言自语,"比如...撕它的树皮时,会发出'我能补肝肾'的声音。"
这个想法来自上周收到的粉丝来信。一个叫阿玲的越南女孩在信里画了幅画:她把盲盒里的杜仲玩偶绑在爸爸的腰上,说这样就能治好他的腰痛。画的角落里,阿雅正举着药篓笑,旁边的文字是用拼音写的:"张奶奶说,杜仲要炒过才好用。"
王萌把画贴在办公桌前,突然想起动画里那个让审核组争论了三天的镜头。阿雅教大家辨认杜仲时,特意撕了片树皮,镜头给了拉丝的特写——那些银白色的胶丝在屏幕上绕成圈,圈里浮现出张奶奶的手写体:"杜仲胶丝越多,药效越好。"
当时有审核员觉得这个镜头"太像药品广告",直到陈默翻出段视频:那是在苗寨拍摄时,张奶奶撕开新鲜杜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