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空口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经过半个月 “头脑风暴”,王晓东推出了 “政策落实三件套”。首先是 “红黄绿” 三色预警灯,挂在政务大厅最显眼的位置:绿灯亮代表政策执行顺畅,黄灯预警整改中,红灯直接 “亮丑” 通报。当某部门因为逾期未处理企业投诉亮起红灯时,负责人臊得脖子都红了,连夜组织整改。
接着,他把 “企业吐槽大会” 搬进了政府大楼。每月 15 号,企业家们能拿着 “吐槽令牌” 直接找各部门负责人 “拍砖”。第一次会议就火药味十足,有老板当场拍桌子:“说好的设备补贴半年到账,现在都八个月了!” 王晓东边啃着盒饭边记笔记,转头就把财政厅厅长叫到角落 “开小灶”。
最绝的是 “政策体检员” 计划。王晓东从社区大爷、外卖小哥、大学生里招募了 500 名 “草根监督员”,发了特制的 “监督哨” 工牌。有位退休教师发现某部门偷偷恢复了已取消的审批环节,直接举着 “监督哨” 冲进办公室,把工作人员问得哑口无言。
机制运行三个月,王晓东搞了次 “突然袭击”。他带着媒体记者,拿着 “政策落实明白卡” 随机抽查企业。当看到某工厂负责人对着手机 APP,三分钟就提交了技改补贴申请时,他笑得眼睛眯成缝,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长效机制好不好,企业群众说了算!”
这天深夜,王晓东办公室的灯又亮着。他盯着墙上的政策落实进度表,用红笔圈出几个偏远县区的 “黄点”。笔记本上,新的计划已经写好:“下一步,把长效机制触角伸到乡镇,让政策红利真正‘村村通’......” 窗外,月光给城市披上银纱,见证着这场永不停歇的改革长跑。
深冬的寒夜,王晓东办公室的空调嗡嗡作响,却驱不散室内凝重的气氛。他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恶意评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屏幕蓝光映得他脸色愈发阴沉。“瞎折腾”“破坏稳定” 等字眼刺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而办公桌上匿名寄来的威胁信,此刻正安静地躺在一旁,仿佛在无声地挑衅。
“笃笃笃”,秘书小心翼翼地推开门,抱着一摞文件站在门口:“省长,舆情还在发酵,宣传部那边......” 王晓东摆了摆手,声音低沉:“先放着,我心里有数。”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零星的路灯,陷入沉思。这些天,他已经摸清了背后的 “黑手”—— 几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