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政策下赚得盆满钵满的企业,不甘心利益受损,便雇水军在网上带节奏,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
第二天一早,王晓东突然出现在某家 “问题企业” 的门口。厂长慌慌张张地迎出来,额头上沁着细汗:“王省长,您怎么来了也不提前通知一声?” 王晓东笑了笑,语气却透着寒意:“怎么,不欢迎?我就是来看看,咱们的新政策,在你们这儿落实得怎么样。” 说着,他径直走进车间,看着锈迹斑斑的设备和堆积如山的废料,眉头越皱越紧。
“听说你们对新政策意见很大?” 王晓东突然转身,目光如炬。厂长支支吾吾:“哪、哪有...... 就是有些地方不太适应......”“不适应?” 王晓东提高了声音,“是舍不得以前的‘好日子’吧!你们打着环保的幌子,行污染之实,现在政策收紧,断了你们的财路,就开始搞小动作?”
与此同时,网络上的 “战争” 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王晓东亲自注册了政务账号,化身 “改革先锋”,在评论区与网友互动。面对质疑,他耐心解释;遇到谩骂,他幽默回应。有网友问:“改革这么激进,万一出问题怎么办?” 他回复:“不改革,问题只会越来越多。咱们一起摸着石头过河,有问题,我第一个出来担责!”
在一次全省干部大会上,王晓东把收集到的证据一一展示:“看看这些,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但我告诉你们,改革的车轮谁也挡不住!”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如果有人觉得挡路能保住利益,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不仅要改,还要改得彻底,改得漂亮!”
随着调查的深入,幕后黑手逐渐浮出水面。当几家企业负责人被带走时,网络上的风向开始转变。王晓东趁热打铁,召开新闻发布会,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向公众展示改革的成果和意义。“改革或许会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 他的话掷地有声,赢得了阵阵掌声。
风波过后,王晓东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城市的车水马龙。他知道,这只是改革路上的一个小插曲,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他的眼神坚定而执着,因为他坚信,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迎来改革的春天。
风波虽暂告一段落,但王晓东深知,改革之路依然布满荆棘。他没有丝毫懈怠,立刻着手将这次危机转化为完善改革体系的契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召集专家和各部门骨干,成立了 “改革风险预判小组”。会议室里,大屏幕上滚动播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