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几上堆起了小山似的奏疏,有江南各府县上报的贼情,有户部关于粮草储备的核算,有兵部对军务的部署,还有锦衣卫送来的关于江南官场动向的密报。
江北巡防营参将张禀奏:窃见南京城外溃兵十余万,号服破碎,多带创痕,踉跄奔逃,臣已尽数捉拿。
水师千总李急报:江滩一带,溃兵尸身坠江,随波浮沉。江面数万浮尸与散乱衣物相杂,江段已无活口。
福建总兵郑芝龙奏报:
职奉陛下密令,率水师北上,于松江等地登陆,又伏击逃散贼兵。初三日午时,遇南逃溃兵三万余,职令刀盾手结阵,火铳手列三排以待,终缴械千余,俘敌三万有奇。
湖广北军提督王呈文:半月前奉陛下谕,迁师于衡州至永州山谷设垒。初三日未时,遇西南逃窜溃兵万余。职令军士于两侧山坡滚放巨石,贼众大乱。半个时辰内尽数擒获贼兵。此辈多带掳掠之物,皆系百姓脂膏,现已封存待查。
义军瞿式耜奏报:
民与福建水师等部于浙东山林夹击正东溃兵八千余,尽皆剿灭。
……
从各地传来的军情奏报看,南京一战后逃出去的贼兵,被各地官兵堵截斩杀,所剩无多。
对这些,崇祯倒是早有预料,一份一份的翻阅。
不多时,他看到一份特殊的奏报,既是请罪,又是表功。
那份急报是益王朱慈炲派人送来的。
崇祯拆开奏疏时,指尖微微一顿。
朱慈炲的封地在江西建昌,离南昌不过百里。
奏疏里的字迹有些潦草,显是仓促写就,却字字恳切。
崇祯逐字读去,渐渐理清了来龙去脉:
原来,朱慈炲在听闻湖广、江西、南直隶接连被贼军攻陷的消息后,又见南昌、抚州等地的官员纷纷弃城而逃,百姓流离失所,心里又急又痛。
他在王府里踱了三日,终究按捺不住,竟不顾宗室不得干政的祖制,打开府库,招募乡勇,拉起了一支兵马亲自御贼。
“倒是有几分血性。”
崇祯心里暗忖。
他能想象朱慈炲当时的心境:看着祖宗基业被贼兵践踏,看着百姓受难,即便明知违制,也顾不得许多了。
更让崇祯意外的是,朱慈炲北上途中,恰好得知刘宗敏被自己击溃的消息,竟趁势追击,沿途绞杀了四千余名溃散的贼兵。
这可不是小数目,论功行赏的话,足算得上大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