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化身,他的文字不是古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那是中文,我相信有点古文根机的多看几遍都可以慢慢去消化。另外呢,再举个例子,对于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佛圣现前,光明加持,自然令他心不颠倒,为什么呢?拿什么来解释一下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各位,《佛说阿弥陀经》有两个版本,通常用的或者说通常用的就一个版本,就是我们这个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除了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之外,我们唐玄奘也翻译过《佛说阿弥陀经》。玄奘法师翻译经文有一个特点,玄奘法师是学法相唯识宗的,法相唯识宗的高僧翻译经典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如实翻译,对照翻译,对文翻译。原来文里面有这个文字,他就一定把它翻译出来,原来文里面有这句话的,他就一定把这个意思对照的也翻译过来,行文完完全全跟古梵语、古梵文的原文是完全对仗着来的。法相唯识宗嘛,他就死板、抠死理儿,所以法相唯识宗翻译的经典很多都佶屈聱牙。大家如果有兴趣去看一下玄奘法师翻译的《阿弥陀经》,要是没有一点对于专有名词基础的认知,那个经文看不懂,很累,但是他的特点是跟原文完全对仗。而鸠摩罗什翻译经典往往是取义文,取它的意思。我们为什么说《金刚经》特别赞,读《金刚经》读得浑身舒畅,法喜充满,这金刚经的古文写得实在太漂亮了。为啥?那是取义文。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也是取义文。原文是讲了十方诸佛,而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时候,按照我们汉人的习惯,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他是取了六方诸佛: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的佛他没翻,但是在玄奘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里面,那就是十个方位的佛他都翻了。那么玄奘大师关于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原话大家去看,八个字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什么意思啊?就这个人临终的时候,你说一天到七天,然后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了以后,慈悲加佑,谁慈悲加佑谁呀?谁保佑谁啊?阿弥陀佛,慈悲,不是慈悯是慈悲。阿弥陀佛慈悲加佑念佛的人,谁令谁心不乱啊?阿弥陀佛令念佛的人临终心不乱,心不颠倒。所以说念佛是他力法门,念佛念到最后临终的时候,只要能够断恶修善、依教奉行、老实念佛,那么我们到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来接引我们的时候,阿弥陀佛慈悲加佑我们、加持我们、护佑我们,令我们临终的时候一心不乱、心不颠倒。
我们看玄奘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一目了然,他的翻译跟善导大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