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的声音沉稳有力,牛角杯在阳光下泛着血光,“税银铸炮共护漠北,” 若违此誓,“如这牛耳离体,” 权力尽失。
札剌儿台举杯回应,蒙古语誓言掷地有声:“术赤系愿与监国同进退,” 炮械共享,防务共担,“若有二心,” 让炮膛炸裂身首异处。二人同时将血酒滴入身旁的炮膛 —— 这门新铸的虎蹲炮刚从工坊运来,炮口尚留铸痕,血酒渗入铁纹,似与铁矿粉防伪纹相融,“炮为证,血为凭,” 萨满高唱,仪式达至高潮。
坛下的诸王按派系排列:术赤系千户们紧握佩刀,见札剌儿台盟誓,脸上露出释然;萧虎麾下的汉官与虎卫营甲士挺直腰杆,血酒入膛的瞬间齐声呼 “诺”,声震雪原。乌尔图(此前争议千户)的表情由紧绷转为缓和,他看到铁甲碎片时,下意识摸了摸腰间暂存枢密院的千户符 —— 仪式的庄重让他暂时放下疑虑。
帖木儿的叔父阿勒坛悄悄与旁侧千户交换眼神,二人都注意到:萧虎滴酒时手稳如磐,札剌儿台的指节虽因用力发白,但誓言清晰无疑。这种细节被记录官载入《盟誓观礼册》:“诸王无异议,” 甲士神情肃然,“仪式成效显着,” 为后续同盟稳固埋下伏笔。
萧虎与札剌儿台共举剩余血酒,一饮而尽,酒液沿嘴角滴落,与胡须上的冰碴相融。按规矩,饮后需将牛角杯掷碎,“杯碎则誓立,” 两只杯子在坛下摔得粉碎,碎片溅起雪花。萧虎拾起一片杯底:“此杯如盟约,” 宁碎不裂;札剌儿台则用蒙古刀挑起一片,“若违誓,” 如杯般身败名裂。
盟誓的核心环节是 “双印为证”:萧虎盖 “虎臣” 印,札剌儿台盖术赤系狼首印,二印同钤于盟书,盟书用狼皮纸书写,三语对照,“藏于金匮,” 与炮阵图同存。这种双主共誓的形式,既显平等,又含制衡,让在场诸王明白:同盟非一人独掌,而是权力共生。
仪式过半,萨满帖木儿将青铜鼎中的铁甲碎片分赠诸王,每片大小不一,按爵位等级分配:萧虎与札剌儿台得最大两片,刻 “盟主” 二字;乌尔图等千户得中等碎片,刻 “盟员”;普通甲士则分小块碎片,系红绳佩戴。“见碎片如见盟约,” 帖木儿道,碎片与炮阵同源,“携之如携炮威,” 遇危难可凭此求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碎片的分配记录在册,桑皮纸写清持有者姓名、碎片编号、分配日期,“若碎片丢失,” 需向三司报备,补领需经双主同意。乌尔图将碎片揣入怀中,铁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