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虎命人取来五副铁甲,甲叶上的防滑纹刚经打磨,泛着冷光:“这是中枢给助守骑卒的赠礼,” 铁甲内衬羊毛,可御草原严寒,“铁甲护身,炮械护境,咱们本是一体。” 周显则拿出《简易修炮图谱》,用蒙古文标注炮身易损部位:“小故障按图可自修,不必等中枢驰援,” 图谱边角用羊皮加固,耐得住风沙磨损。
阿勒坛千户的脸色终于缓和,他拍着王恽的肩:“早这样商议,何至于争执半日!” 王恽笑道:“议事帐内争得面红耳赤,帐外才能同心守境,这才是忽里台的规矩。” 帐外的风雪不知何时停了,阳光透过毡帐缝隙照进来,在文书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如同分歧弥合后洒下的希望。
《忽里台议事录》用蒙古文记载:“至元二十七年冬十二月,中枢与术赤系定炮械互助约,五炮驻黑风口,五十骑助守斡耳朵,千户符为质,开创军器互监之制。” 这份文书被收入枢密院 “漠北防务档”,与炮阵图、烽火台分布图一同封存,牛皮封面题着 “同盟磐石” 四字。
乌尔图带着五门炮返回领地时,萧虎派亲卫护送,沿途设 “护炮驿” 七处,每处备有桐油与毡布,防炮身受冻。黑风口的炮位按图纸施工,炮架深埋三尺,周围筑土墙三尺,与烽火台形成三角呼应。札剌儿台在《宗王记事》中写道:“分歧是试金石,能磨出真同盟,” 比一味顺从更能巩固根基。
斡耳朵的炮阵在半月后迎来助守骑卒,那木罕与阿古拉一同巡防,甲胄碰撞声在雪原上格外清晰。萧虎站在炮阵高处眺望,克鲁伦河如银带蜿蜒,黑风口的烽火台在阳光下若隐若现。这场分歧的化解,让同盟从口头约定变为制度约束,正如帐内那尊青铜鼎,经烈火淬炼后,愈发坚固沉稳,为漠北的安宁筑牢了根基。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巴图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