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道:“一字之变,” 暗含施政理念的转变 —— 从 “征敛” 到 “疏导”。
军器监送来官印样稿:镇南司印为汉式方印,铜质鎏金,印面刻汉文 “镇南司印”,边款刻蒙古文对应名;镇北司印反之,蒙古文为主,汉文为边款;通西司印居中刻八思巴文,左右分刻蒙汉译文。“印重需按品级,” 耶律铸用天平称重,三司印均重七斤,符合 “从三品司衙印制”,与《元史?舆服志》“铜印七斤” 的规制严合。
印钮设计各有寓意:镇南司为虎钮,取 “虎护中原” 意;镇北司为狼钮,合草原 “狼护部众” 传统;通西司为驼钮,象征丝路驼队。萧虎用磁石测试印泥:“需掺铁矿粉,” 与虎符共振显真,防止伪造。印匣用紫檀木制作,匣内衬驼毛毡,“每司印需配双钥,” 司官与监官各执一钥 —— 这是防私用的 “双钥制”。
萧虎在《三司权限册》上划红线:“镇南司掌汉地税赋征管,” 含田税、商税、徭役折银,需每月造《汉地税册》;“镇北司掌草原抽分,” 含马、羊、皮毛抽成,附《畜群抽分图》;“通西司掌商路抽珍,” 含香料、宝石、丝绸核验,存《西域贡品簿》。三册权限用不同颜色标注:红为镇南,蓝为镇北,绿为通西,界限分明。
“核心是‘三不越权’,” 耶律铸补充条款:镇南司不得干预草原抽马,镇北司不得染指商路抽珍,通西司不得插手汉地田税。他引用乃马真后时期教训:“昔年一司专权,” 导致税政混乱,“今分权而治,” 如三足鼎立。萧虎在条款末加 “军政分离”:三司仅掌税政,“调兵需凭虎符,” 与枢密院职权严格切割。
王恽草拟《三司互监则例》:每月初五,镇南司派吏员查镇北司抽马账,镇北司验通西司商路册,通西司核镇南司田税簿,“需三族吏员同场核验,” 记录存入互监册。案上的铜锁与钥匙展示互监流程:甲司账册用乙司锁,丙司掌钥,“开锁需两司在场,” 防止单方篡改。
萧虎加入 “交叉审计” 条款:每季度由中书省派专员,带三司互监册赴实地核查,“抽马数需与畜群增长表对照,” 商路抽珍需与驿站记录吻合。他请来镇南司候选官李筠:“若发现邻司违规,” 匿报者与违规者同罪,李筠额头冒汗,这比汉人旧制的监督更严苛 —— 但也更有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吏房送来拟任名单,萧虎按 “三族均衡” 调整:镇南司主官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