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克制铁浮屠的利器,“但需诸王合力守河防。”
萧虎展开炮阵图,羊皮纸用蒙古文标注射程 “百步”,汉文注 “品字形变阵三法”:左阵十炮护左翼,右阵十炮护右翼,中阵十炮居中策应,射程相互重叠形成火力网。“此阵按《武经总要》‘三足鼎立’阵改良,” 他用木杆指着图中红点,“每个红点都是预设炮位,” 与斡耳朵的距离呈等边三角形,“任何一处遇袭,两阵可同时支援。”
札剌儿台的老千户巴图(曾随拔都西征)质疑:“草原风大,会影响石弹轨迹,” 萧虎早有准备,命甲士抬来测风仪 —— 这是西域商队带来的波斯仪器,铜制鸟形指针随风转动,“按风速调整炮口角度,” 他演示如何根据指针偏转度数校准,“误差可控制在三步内。” 巴图抚着胡须点头,这比蒙古传统的 “目测法” 精准得多。
“萧公布此炮阵,” 察合台系降将阿勒坛突然开口,他是被迫归附的千户,“是防察合台,还是防我们?” 帐内瞬间安静,札剌儿台的手按在刀柄上,虎卫营的甲士悄然戒备。萧虎却笑了,命人取来炮身拓片:“炮身刻‘镇北’,” 拓片上的蒙古文清晰可见,“北指阿尔泰山,” 正是察合台部的方向,“若防诸王,当刻‘镇内’。”
他随即展示虎符与炮身铁矿粉的共振测试:“每门炮都可凭虎符验真,” 诸王的符牌贴近拓片,均无反应,“只有监国虎符能启动炮阵,” 这是防止私用的 “符炮联动制”。阿勒坛哑口无言,札剌儿台却道:“我们要的不只是防御,” 他盯着萧虎的眼睛,“需借炮反攻,夺回额尔齐斯河牧场。” 这才是观炮背后的真实诉求。
六、利益交换:同盟建立的现实基础(术赤系与监国势力的战略互补)
萧虎早备下协议草案,用蒙汉双语书写:术赤系出骑兵两千协防炮阵,“每千户配一门虎蹲炮,” 由虎卫营教操炮术;监国方面则每月拨粮三百石,“助术赤部过冬,” 待击退察合台军,“额尔齐斯河牧场归还原主。” 札剌儿台的手指划过 “过冬粮” 三字,去年雪灾让部民饿死不少,这条件直击软肋。
帖木儿年轻气盛,追问:“若察合台部联合窝阔台系来攻,” 炮阵能否抵挡?萧虎请出军器监的弹道测算图:“三十门炮齐射,” 可击穿五百人规模的铁甲冲锋,“加上术赤骑兵侧击,” 胜算七成以上。他特意强调:“忽必烈皇孙已同意,” 东宫令牌的拓片附在协议后,“此盟有东宫背书,” 非私人约定。
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