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 章:诸王观炮(至元二十七年秋?斡耳朵西校场)
斡耳朵西校场的黄土被马蹄踏成细尘,术赤系诸王札剌儿台的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面狼首纹下绣 “术赤后嗣”—— 这是成吉思汗分封时的旧制,与察合台系的 “缠蛇旗” 形成鲜明对立。他身后跟着十一位千户,甲胄上的铜钉在阳光下泛光,其中三位千户的甲片有明显修补痕迹,“去年察合台军突袭额尔齐斯河,” 札剌儿台勒住马缰,对迎候的萧虎道,“这些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回来的。”
校场入口的木牌刻蒙古文 “观炮区”,按《军器观摩则例》:诸王需下马步行,兵器交由虎卫营暂存。札剌儿台的长子帖木儿(非叛党)腰间的弯刀被验刀官登记在册,刀鞘的宝石缺失一块 —— 这是与察合台军肉搏时被劈掉的。“校场百步外已设观礼台,” 萧虎引着诸王前行,台案上铺着克鲁伦河羊皮,“按射程设置,” 确保既能看清演示,又保安全。
虎卫营百户那拉珠尔挥旗示意,三十门虎蹲炮的炮口同时扬起,对准百步外的靶场。靶位立着三副铁甲,均为仿制的察合台部 “铁浮屠” 制式:甲片厚三分,用铆钉连环扣合,“这是上个月从俘虏身上缴获的,” 验炮官展示铁甲内侧的部落印记,与札剌儿台带来的战利品完全一致。
“放!” 那拉珠尔的令旗落下,炮声如雷贯耳,三十枚石弹呼啸而出,烟尘瞬间吞没靶位。待风沙散去,诸王齐齐起身 —— 三副铁甲均被击穿,最厚的胸甲破口处嵌着碎石,甲片外翻如花瓣。札剌儿台的指节重重叩响观礼台案几,案上的银壶被震得轻颤,“去年我次子就是被这种铁甲所困,” 他的声音沙哑,“若当时有此炮……” 校场的风卷着硝烟味,将未尽的话语吹散在草原上。
观礼台的帐内,耶律铸展开漠北势力图,用狼毫笔圈出术赤系与察合台系的控制区:“自太祖分封以来,” 两系为争夺额尔齐斯河牧场已争斗五十余年,“至元二十五年察合台部吞并术赤系三站,” 去年更是袭杀札剌儿台次子,“血债需血偿。” 图上的克鲁伦河用朱砂标注,这是双方必争的水源要道,也是萧虎布炮阵的核心区域。
札剌儿台的千户们传阅着战损名册,册中记录着 “至元二十六年秋?额尔齐斯河之战” 的伤亡:术赤系损失骑兵三百,“察合台的铁浮屠冲锋时,” 普通弓箭根本无法穿透,“我们的甲士只能用弯刀劈马腿,” 帖木儿的手背仍有当时留下的疤痕。萧虎适时插话:“虎蹲炮的石弹可破铁甲,”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