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脑地推给了前线的艇长们,说什么是他们“经验不足”、“操作失误”或者“过于紧张看错了”。
这场危机的全面爆发,是在1940年4月的挪威战役期间。当时,为了入侵挪威,大量的盟军战舰和运输船,拥挤在狭窄的挪威峡湾里,很多还是静止不动的绝佳目标。这对于U艇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个千载难逢的狩猎盛宴。
然而,U艇的艇长们却绝望地发现,自己手里的武器,全是废物。他们发射的鱼雷,要么在半路上就炸了,要么从船底穿了过去,要么就是结结实实地撞上了船身,然后像根烧火棍一样,毫无反应。普里恩在攻击一个运输船队时,一口气发射了8枚鱼雷,结果一个水花都没看到。
这次耻辱性的惨败,终于捅破了天,迫使海军高层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调查组成立了,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原来,鱼雷局的所有测试流程,都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所有的鱼雷测试,都是在风平浪静、水文条件稳定的波罗的海进行的,完全没有模拟北大西洋那种低温、高压、风大浪急的恶劣环境,而这些环境因素,恰恰对鱼雷精密的深度调节器和磁性引信造成了致命的影响。更离谱的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他们在测试中,从来没有使用过装满炸药的实弹!这导致引信的击发问题,长期以来都未被发现。
这场由技术缺陷和官僚主义共同酿成的内部危机,其影响是灾难性的。它发生在盟军反潜力量最薄弱、最没有准备的1939年到1941年间,极大地削弱了德国最有效的战略武器。据战后估计,当时德国鱼雷的失效率,高达惊人的25%到30%。这意味着,U艇部队在已经取得惊人战果的同时,还白白错失了至少三分之一的潜在战果。
对艇员士气的打击更是毁灭性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一群水兵冒着生命危险,在深海里潜伏几天几夜,好不容易占据了完美的攻击阵位,结果射出去的,却是一堆“木头鱼雷”。这种挫败感,几乎让整个潜艇部队丧失了信心。
这场危机,为摇摇欲坠的盟军,赢得了近两年的宝贵喘息时间。这两年里,他们得以发展反潜技术、完善护航体系,并最终从大西洋战役的悬崖边上,被拉了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尽管存在着致命的鱼雷危机,德国U艇部队依然在战争的某些特定时期,取得了近乎神话般的辉煌战果。这些时期,被幸存的德国潜艇兵们用一种充满黑色幽默的口吻,称之为“快乐时光”。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