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雹行动”的核心目标,有两个:
首要目标:彻底压制和摧毁特鲁克的军事力量,尤其是其航空兵和港口设施,以保障正在进行的马绍尔群岛埃尼威托克岛的登陆行动,绝对安全。
次要(或说期望)目标:如果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在港,那么就寻机与其进行一场决战,将其一举歼灭。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米切尔设计了一个堪称教科书式的、三阶段航母打击方案:
第一阶段:制空权突袭。在17日拂晓前,派出战斗机进行第一波“扫荡”,将日军的飞机尽可能地摧毁在地面上,或在起飞的瞬间击落,以最快速度夺取制空权。
第二阶段:舰船歼灭。在夺取制空权后,航母将轮番出动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对泻湖内停泊的日军舰船,进行一波又一波的、不间断的攻击,直到将其全部击沉或重创。
第三阶段:基础设施破坏。在第二天,将攻击重点,转移到岛上的机场、跑道、机库、燃料库、弹药库和港口设施,彻底瘫痪特鲁克的战争能力。
除了白天的攻击,米切尔的计划中,还有一个极具创新性的亮点:实施航母夜间空袭。
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军首次计划进行大规模的、由雷达引导的航母夜间鱼雷攻击。他们要利用“企业”号上训练有素的VT-10夜间鱼雷机中队,在日本人以为可以喘息的黑夜里,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1944年2月12日,庞大的第58特混舰队,从马绍尔群岛的马朱罗环礁起航,借着恶劣天气的掩护,悄然向西,直扑特鲁克。
2月14日,美军的侦察机,冒死飞临特鲁克上空,拍下了最后的照片。照片显示,泄湖内依然有大量的舰船停泊。
米切尔和斯普鲁恩斯看着照片,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全舰队,进入攻击部署!”
一场空中屠杀的序幕,正式拉开。
“冰雹行动”的执行过程,如同一台精密的、冷酷的杀戮机器,在48小时内,将“太平洋直布罗陀”夷为平地。
2月17日黎明:制空权的陨落
04:45,天还未亮,米切尔下令出击。72架F6F“地狱猫”战斗机,从几艘航母的甲板上呼啸而起,利用黎明前的微光,扑向了特鲁克的机场。
日出时分,美军战斗机抵达目标上空。日军的雷达,在最后时刻才发现敌机,警报声凄厉地响起。许多日本飞行员,甚至是从睡梦中被叫醒,慌乱地冲向自己的飞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