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我们讲到,在西南太平洋,麦克阿瑟将军正指挥着他的部队,在新几内亚的广袤丛林里,将“蛙跳”战术演绎得出神入化。他像一个高明的棋手,绕过日军的重兵集团,直取要害,兵锋直指菲律宾。然而,太平洋战争是“双轴”推进的。就在麦克阿瑟高歌猛进之时,海军上将尼米兹在中太平洋的另一条战线上,也正准备发动一场决定性的攻势。他的目标,是敲开日本“绝对国防圈”的大门。而这扇大门上,最坚固、最致命的一把锁,就是一个在地图上几乎看不见的———吉尔吉伯特群岛。
吉尔伯特群岛是在中太平洋赤道附近的一串小岛和环礁,地理上看就是美国人从夏威夷往西打日本时,第一道拦路的“篱笆”。这里本来是英属殖民地,后来被日本占了,还修了机场和碉堡。全群岛最重要的就是塔拉瓦环礁,里面的贝蒂欧岛是日军的指挥中心和飞机场,几乎相当于这片区域的“桥头堡”。
对美军来说,吉尔伯特群岛是从夏威夷出发,去攻打马绍尔、马里亚纳,直至日本本土的必经之路。如果不先拿下这里,后面的舰队运输线就会一直被日军威胁。塔拉瓦的位置,正好卡在这条航线上,就像一把插在海上的锁,把“中太平洋的通道”锁死了。
塔拉瓦环礁位于赤道附近的吉尔伯特群岛,是一个椭圆形的珊瑚环礁,里面有几十个小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南端的贝蒂欧岛,面积不到1.5平方公里,却修建了一个机场,四周环绕着宽阔的珊瑚礁盘。贝蒂欧成了日本人在中太平洋最坚固的防御据点,有重炮、碉堡、壕沟和数千守军,几乎把它变成一座“海上堡垒”。对美军来说,拿下这里是进攻马绍尔群岛和撕开日本防线的第一步,所以尽管只是“地图上一粒沙”,它的战略地位却重如泰山。
所以,这粒沙,必须被碾碎。
没有人预料到,碾碎这粒沙,需要付出如此惊人的、血腥的代价。美军将在这里,用短短76个小时,上一堂太平洋战争中最昂贵、也最宝贵的战术课。
塔拉瓦战役,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急躁”的气氛。华盛顿的将军们,看着地图,敲着桌子,他们需要一场快速、干脆的胜利,来证明中太平洋路线的正确性,也为了赶上已经定好的、紧凑的战争时间表。
按照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规划,进攻马绍尔群岛的“隧发枪行动”,被定在了塔拉瓦战役结束后的仅仅八个星期。这意味着,留给海军陆战队攻占塔拉瓦、休整、再准备下一场战斗的时间,少得可怜。
这种对速度的苛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