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所有机场。而为了切断日军最后的增援希望,美军还在7月2日,攻占了比亚克岛西边的农福尔岛。
比亚克岛战役,美军付出了近2500人伤亡的代价。它证明了,即使“蛙跳”战术可以避免攻击敌人的主力,但当目标本身就是一块“硬骨头”时,血战,依然不可避免。
拿下了比亚克岛,整个新几内亚战役,已经接近尾声。麦克阿瑟的目光,已经越过了这片巨大的岛屿,望向了菲律宾。为了完成最后的包围,并为未来的登陆行动提供最西端的航空基地,他策划了在新几内亚的最后一次,也是决定性的一次跳跃。
目标,是新几内亚主岛最西端,那个形似鸟头的半岛——“鸟头半岛”。
1944年7月30日,美军第6步兵师的一部分,在半岛西北岸一个叫桑萨波的地方,实施了登陆。
这一次,他们又找对了一个日军的防御盲点。登陆过程几乎兵不血刃,未发一枪一弹。美军迅速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新的机场,彻底封锁了日军从西边获得任何增援或撤退的可能。
桑萨波的登陆,就像是关上了新几内亚这座巨大“囚笼”的最后一扇门。
此时此刻,那些被“跳”过去的、驻守在韦瓦克等地的数万名日军,已经陷入了彻头彻尾的绝境。
他们的海上和空中补给线,被完全切断。粮食、弹药、药品,全部告罄。指挥官安达二十三中将,曾试图带领部队,从陆地上穿越数百公里的原始丛林,向西突围,但最终失败了。
这些曾经骄傲的日本士兵,如今变成了丛林中的野人。为了活下去,他们被迫吃野草、树皮,捕食战马,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疟疾、痢疾和营养不良,像瘟疫一样,在他们中间蔓延。数以万计的士兵,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最终死于饥饿和疾病。
1944年8月,随着桑萨波基地的建成,麦克阿瑟正式宣布,新几内亚战役的主要作战行动,宣告结束。
他的兵锋,已经推进到了新几内亚的最西端,与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只隔了一片不宽的海域。
那个他日思夜想、在梦中演练了无数次的“回家之路”,终于近在咫尺了。
新几内亚战役,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也是一场复杂的心理战。它暴露了盟军内部的矛盾,也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巨大考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尽管取得了一连串辉煌的胜利,但麦克阿瑟心中,始终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