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了焦虑。这种焦虑,主要来自于他对海军,特别是对尼米兹的“嫉妒”。
在新几内亚的“大跳跃”中,他多次需要借用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来提供空中掩护。每一次,他都觉得海军给他的支持不够多,不够久。
他曾不止一次地对记者和下属抱怨:“如果有更多的航母,我能跳得更远、跳得更快。”
这句话,看似是对战术的探讨,实则是对他与尼米兹“平起平坐”的总司令地位的不满。他认为,华盛顿的决策者们,过分偏爱海军在中太平洋的战线,而忽视了他这位陆军元帅在西南太平洋的“丰功伟绩”。他渴望获得太平洋战区唯一的、绝对的指挥权,渴望亲自指挥太平洋舰队,去完成他重返菲律宾的伟业。这种强烈的个人野心,贯穿了整个战役的始终。
在这场战役中,澳大利亚军队承担了大量最艰苦、最血腥的地面战斗,尤其是在萨拉马瓦、莱城和芬什港的攻坚战中。
然而,在媒体的报道中,聚光灯永远打在麦克阿瑟和他的美国部队身上。这让许多澳大利亚士兵感到不满,他们觉得自己成了“配角”,成了为美国将军的荣誉而战的“雇佣兵”。这种情绪,为战后美澳关系的微妙变化,埋下了伏笔。
此外,对于许多来自美国本土的士兵来说,新几内亚的丛林,是他们一生中最恐怖的噩梦。他们对无处不在的疟疾的恐惧,甚至超过了对日本人的恐惧。每天服用阿的平(一种抗疟疾药物)的副作用,让他们皮肤发黄,备受折磨。残酷的丛林战,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难以愈合的创伤。
新几内亚战役,从1943年中到1944年8月,历时一年多,麦克阿瑟的部队,沿着海岸线向西推进了近3000公里。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一次惊人的、规模宏大的战略突进。
这场战役的结束,标志着麦克阿瑟终于肃清了通往菲律宾道路上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他,终于摸到了菲律宾的门户。
“蛙跳”战术,在这场战役中,被运用得炉火纯青,走向了成熟。它证明了,在现代战争中,通过机动、情报和海空优势,完全可以绕开敌人的坚固防线,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略成果。
然而,西南太平洋,只是“双轴进攻”中的一轴。
就在麦克阿瑟在热带丛林里奋勇“蛙跳”的同时,大洋的另一边,尼米兹的海军,也正掀起滔天巨浪。
中太平洋战区的攻略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酝酿和实施。从吉尔伯特群岛的血腥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