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一起变成一座与世隔绝的、只能坐以待毙的海上孤岛。
这是一场典型的“越岛作战”,一次教科书式的非对称打击。战争的天平,在登陆艇还没有下水之前,就已经严重失衡了。
第一节 “樱花行动”:登陆托罗基纳
盟军为这次行动起了一个颇具诗意的代号——“樱花行动”。但它的过程,却充满了钢铁的冰冷和丛林的残酷。
登陆点的选择,是这次行动成功的关键。经过反复的航空侦察和情报分析,美军最终将登陆点,选在了西海岸的托罗基纳角。
这个地方,从军事地形学上看,简直烂透了。
这里没有港口,没有道路,只有一片望不到头的红树林沼泽和浓密到连阳光都透不进来的原始丛林。登陆部队一旦上岸,将立刻陷入泥潭。
但正是这个“烂”,才成了它最大的优势。因为日本人也觉得这里烂,所以只象征性地派了约270名士兵驻守。这里是整个岛屿防御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美军的计划,就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用强大的海空力量和工程能力,来弥补地形上的劣势。
为了确保在托罗基纳的登陆万无一失,哈尔西策划了一系列精彩的佯动,把日本人耍得团团转。
“幸福时光行动”:在主攻前几天,一支海军陆战队突击营,在布干维尔北边的舒瓦瑟尔岛实施了一次佯攻登陆。他们大张旗鼓地进攻,故意制造出要从北方包抄的假象,成功吸引了拉包尔日军的注意力。
“善后行动”:与此同时,另一支新西兰部队,攻占了布干维尔南边的宝藏群岛。这又让日本人觉得,美军的主攻方向可能在南部。
就在日本人被这两次佯动搞得晕头转向、犹豫不决时,所罗门群岛航空司令部(由美、澳、新西兰等多国部队组成)的数百架飞机,已经对布干维尔岛上日军的所有机场,进行了长达数周的持续空袭,基本瘫痪了日军的空中反应能力。
一切准备就绪,主角即将登场。
1943年11月1日,清晨。
美军第3海军陆战师的登陆舰队,出现在了托罗基纳角外的海面上。然而,天公不作美,当天的海况极其恶劣,巨大的海浪不断冲击着海岸。
当登陆艇的舱门打开时,许多陆战队员发现自己面对的不是敌人的子弹,而是高达两米的巨浪。无数登陆艇在冲滩过程中被巨浪打翻、撞坏,或者直接搁浅在沙滩上。当天,共有84艘登陆艇损坏或报废,占总数的近一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