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日军微弱的抵抗火力,主要来自几个隐藏在丛林边缘的炮位。其中一个75毫米火炮阵地,给登陆部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就在这时,海军陆战队中士罗伯特·欧文斯挺身而出。他独自一人,端着步枪,迎着日军的炮火冲了上去。他冲进炮位,用步枪打死了炮手,但自己也被其他日军的火力击中,壮烈牺牲。他的英勇行为,为后续部队清除了障碍,战后被追授美国最高军事荣誉——国会荣誉勋章。
尽管海况恶劣,但美军的登陆行动,总体上依然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到当天晚上,已经有超过14,000名士兵和他们所有的装备,成功登上了滩头。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后勤部队在短短一天之内,就将6,200吨的物资——包括弹药、食品、推土机和建筑材料——运送上岸。
这展现了美国在战争中真正的、也是最可怕的优势:无与伦比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后勤组织能力。战争打到这个阶段,已经不仅仅是士兵之间的搏杀,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碾压。
美军在托罗基纳成功地打下了一颗钉子。现在,他们需要做的,是守住这片滩头,并迎击日本人必然会发动的猛烈反扑。
滩头阵地刚刚建立,日本人预料之中的海上反击,如期而至。这一次,他们派出了自瓜岛战役以来最强大的水面舰队,企图重演夜战的辉煌,将立足未稳的美军赶下大海。
得知美军在托罗基纳登陆的消息后,驻扎在拉包尔的日军第八舰队司令大森仙太郎中将,立刻拼凑起一支舰队,星夜兼程,杀了过来。
他的舰队实力不俗,包括2艘重型巡洋舰(“妙高”号和“羽黑”号)、2艘轻型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他的计划很简单:利用夜色掩护,在午夜时分冲进奥古斯塔皇后湾,用舰炮和鱼雷,摧毁美军脆弱的运输船队和登陆场。
这是一个经典的“东京快车”式突袭计划。大森仙太郎信心满满,他相信凭借日本海军娴熟的夜战技巧,定能给美国人一个惨痛的教训。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美军早已不是吴下阿蒙。指挥官阿伦·梅里尔少将率领的第39特混舰队,已经提前通过飞机侦察,掌握了大森舰队的动向。他手下的4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早已在海湾外围布下了一个口袋阵。
更重要的是,经过了库拉湾和维拉湾的血战,美军的夜战战术已经焕然一新。他们不再迷信炮火,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