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我们说到,美军在新乔治亚群岛的血战中,虽然付出了惨重代价,但也学到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在残酷的夜海对决中,逐渐掌握了克制日本“东京快车”的法门;更重要的是,他们悟出了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越岛作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蛙跳战术”。与其硬啃每一块难啃的骨头,不如绕过去,切断其补给,让其在孤立无援中慢慢烂掉。这个革命性的想法,即将被应用到一场规模更大、战略意义更重要的战役中。而这场战役的目标,就是山本五十六的葬身之地——布干维尔岛。
1943年底,太平洋战争的“双轴”反攻进入了高潮。
在中太平洋,尼米兹的航母舰队正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准备切开马绍尔群岛的防御。而在西南太平洋,麦克阿瑟与哈尔西的部队,已经把绞索套在了日本南方大本营——拉包尔的脖子上。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收紧这根绞索。
而布干维尔岛,就是这根绞索上最后一颗,也是最关键的一颗纽扣。
布干维尔是所罗门群岛中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岛屿,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就像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停泊在拉包尔的东南大门。只要控制了这里,美军的飞机就能轻松地把拉包尔变成一片火海。
日本人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他们在岛上部署了超过6万名陆海军部队。但他们的防御部署,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就像一个偏科严重的学生,日本指挥官百武晴吉中将,把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都集中在了南部的布因、东岸的基埃塔和北端的布卡岛。他们想当然地认为,美军会像在新乔治亚一样,选择在有机场的地方进行硬碰硬的登陆。
而对于广阔的西海岸,尤其是中部一个叫“奥古斯塔皇后湾”的地方,他们几乎不设防。因为那里是一片令人绝望的沼泽和原始丛林,在他们看来,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登陆。
这个致命的判断失误,被一群潜伏在丛林里的“幽灵”看得一清二楚。
这些“幽灵”,就是澳大利亚的海岸观察员。他们在岛上已经秘密潜伏了一年多,靠着简陋的无线电,源源不断地将日军的兵力部署、巡逻路线、防御工事等核心情报,发往瓜岛的哈尔西指挥部。
手握着精准的情报,盟军制定了一个极其大胆的计划:我们根本不打算硬攻拉包尔,也懒得去啃布干维尔南部的硬骨头。我们就要在你最意想不到、防御最薄弱的西海岸,抢下一小块地盘,迅速建起机场,然后用无穷无尽的空中力量,把你整个布干维尔岛,连同拉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