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一种超级武器——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这种飞机的航程远超以往,但它需要前进基地。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天宁岛,距离东京只有约2400公里,是B-29起飞轰炸日本本土最理想的平台。只要拿下这里,战争的进程将大大加快。
最后,发挥海军优势。这条路线上的岛屿,大多是珊瑚环礁,面积小,易攻难守,日本的防御也相对分散。这正是美国海军强大的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发挥作用的绝佳舞台。舰队可以凭借其高速机动性,在广阔的大洋上任意驰骋,集中优势兵力,对选定的岛屿发动奇袭,打完就走,让日军防不胜防。
所以,尼米兹的方案,其战略底色是:以海军为主导,利用航母机动舰队的优势,实施“蛙跳”战术,快速推进,直取要害,为战略轰炸创造条件,从而以最快的方式结束战争。
尼米兹的性格,与麦克阿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他为人谦逊、冷静、理性,不事张扬,是一位典型的技术官僚型指挥官。他更关心的是后勤、数据和战术细节,而不是在媒体面前作秀。他相信,战争的胜利,靠的是精密的计算和强大的实力,而不是华丽的辞藻。
就这样,一个感性,一个理性;一个主陆,一个主海;一个着眼于收复过去的失地,一个着眼于赢得未来的胜利。两条路线的背后,是两种战争理念的激烈碰撞。
路线之争,最终被摆上了华盛顿最高决策层的桌面上。在这里,争论变得更加激烈,因为它不仅是军事策略的分歧,更掺杂了军种之间的利益、个人的声望和复杂的政治考量。
这个决策的核心机构,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它由陆、海、空三军的最高首脑组成,负责向罗斯福总统提供军事建议。
会议室里,烟雾弥漫,每个人都表情严肃。
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他是整个美军的“大脑”,深受罗斯福信赖。按理说,他作为陆军的头,应该支持同为陆军的麦克阿瑟。但马歇尔是一个纯粹的战略家,他的首要目标是尽快打赢战争,以最小的代价。他反复研究地图后,倾向于支持海军的中太平洋方案。为什么?因为那条路更短,更直接,能更快地建立B-29基地,从而尽早结束战争,把资源重新集中到欧洲。
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这位是海军利益最坚定的扞卫者。他脾气火爆,性格强硬,出了名地难打交道。他毫不掩饰地认为,太平洋战争就应该是海军的战争。他极力主张中太平洋路线,因为这是海军航母舰队的完美舞台。他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