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我们说到,德军在基辅城下,发动了其在东线的最后一次有效反击,但最终仍在苏军压倒性的力量和乌克兰严酷的寒冬面前,迎来了决定性的失败。然而,战争的齿轮,并不会因为严冬的到来而停歇。在乌克兰的南部,第聂伯河下游那个巨大的弯曲部,德军还顽固地占据着一个至关重要的突出部。这里,不仅是他们稳定整个南方战线的最后一个战略支撑点,更蕴藏着对第三帝国战争机器而言,如同血液般宝贵的矿产资源。一场旨在拔掉这颗“钉子”的、惨烈的战役,即将打响。
时间:1944年1月 – 2月
目标:消灭德军在第聂伯河弯曲部的突出部,切断其重要矿产资源
在进入这场战役的血与火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白,双方为何要在一个滴水成冰的严冬,为了一块看似不起眼的突出部,投入数十万大军,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杀。答案,就埋藏在这片土地之下。
首先,是无可替代的资源。
这个被称为“尼科波尔突出部”的区域,其核心,是两大战略要地:尼科波尔和克里沃罗格。克里沃罗格,是苏联最重要的铁矿产区之一。而尼科波尔,则拥有着当时世界上储量最大、品质最高的锰矿。锰,是生产高强度特种钢,尤其是生产坦克和火炮所必须的装甲钢时,不可或缺的合金元素。在整个战争期间,尼科波尔的锰矿产量,几乎占据了德国高质量锰矿供应的绝大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军的每一辆“虎”式、“豹”式坦克厚重的装甲板里,都流淌着来自尼科波尔的“血液”。一旦失去这里,德国的钢铁工业,尤其是军火工业,将立刻面临“贫血”的危机。
其次,是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
在1943年秋冬的第聂伯河战役之后,苏军虽然在北翼和中段,都成功地渡过了第聂伯河,但在南翼,德军却凭借这个突出部,像一个巨大的楔子,死死地钉在第聂伯河的东岸(南岸)。这个突出部,不仅严重威胁着苏军南下解放克里米亚的侧翼安全,更是德军整个南方战线,最后一个可以依托的、有一定纵深的战略支撑点。如果这里失守,德军在整个乌克兰南部的防线,将彻底失去依托,面临全线崩溃的危险。
正因如此,希特勒对他的将军们,下达了斩钉截铁的死命令:“尼科波尔,绝对不能丢!” 他一再地否决了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关于主动收缩防线、撤出突出部的合理建议。
为了执行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德军在这里,集结了他们最后的预备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