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搬出最后一箱书,膝盖磕在台阶上,发出“咚”的轻响,他怀里的《春秋》新注本滑出来,书页上的批注墨迹未干,写着“乱极则治,寒极则春”。
“这边!”林羽的铁链勾住新打的井架,往旁边拽,井绳“咯吱”转动,吊桶里晃出的清水,映着蓝天像块碎玉,被谢明砚伸手接住时,指尖正触到水面漂着的桃花瓣,是春桃托人带的种子发的芽。
谢明砚望着堡外的田野,眼里的景象让人心里发暖:新翻的土地上,流民在撒麦种,汗珠滴进土里,冒出细小的泡;刚盖的土坯房上,工匠在钉新瓦,锤声“当当”响,惊飞了檐下的燕;堡边的空地上,兵卒在教孩童射箭,弓弦“嘣”地弹起,箭尖擦着靶心飞过,扎进地里的瞬间,带起片新泥。
“这是劫后的新生。”林羽捡起支掉落的箭,箭尾缠着的红绳被风吹得飘起,和圣女祠的平安结一个模样,他把箭递给阿虎,阿虎的指腹在箭杆上摩挲,像摸着块稀世的玉,“去年的血没白流,今年的春才这么实在。”
赵校尉突然吹了声口哨,堡门大开,几十个民夫扛着新木料走进来,为首的正是黑风寨投降的喽啰,他肩上的木料压得咯吱响,脸上却笑开了花:“赵大人,这木料够盖三间学堂,俺们都商量好了,往后娃们读书,俺们来守着!”
“阿虎!”春桃的未婚夫举着个新绣的箭囊跑来,囊上绣着朵桃花,花瓣里藏着个小小的“边”字,“春桃说让你好好守边,等秋天桃熟了,她亲自送来!”阿虎接过箭囊,往腰上一系,拉满弓弦对着远处的靶心,箭羽在阳光下闪着光,眼里的劲像要把整个春天射进土里:“告诉她,等桃熟时,咱靖边堡的麦子也该收了,请她来吃新麦饼!”
田埂上的人们被这声喊说得红了眼,有的往地里撒种更勤了,有的往房上钉瓦更稳了,连学堂里的孩童都把书读得更响了,读书声混着风声、锤声、笑声,在靖边堡的上空荡开,像首最实在的歌——那是被苦难淬炼过的,对日子的热望。
(四)风暖人间
天擦黑时,晚霞把靖边堡染成金红,远处的长城像条醒过来的龙。炊烟从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来,混着麦香和泥土气,飘得老远。赵校尉被民夫们拉着喝新酿的米酒,粗瓷碗碰在一起“当当”响,他脸上的疤痕在晚霞里泛着光,像块被岁月磨亮的铁:“去年这时候,咱还在枯井里捞甲片,今年就能在学堂里教娃认字……这世道,总算对得住咱流的血。”
莲禾蹲在菜园里,把最后一粒桃树种进土里,用脚轻轻踩实,嫩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