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登极——!”
大庆殿正门缓缓开启。
赵頵深吸一口气,在黄忠嗣与王安石的陪同下,迈出了垂拱殿,踏上了通往大庆殿御座的漫长御道。
他身形在宽大衮服下略显单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缓慢而谨慎。
黄忠嗣刻意落后新帝半步,姿态恭谨却气度如山,无形中成为了新帝最坚实的依仗,也牵引着全场所有人的目光。
王安石紧随其后,代表着文官集团对新君的拥戴。
登上大庆殿丹墀,赵頵在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御座前站定。
司礼官再次高唱:
“新君即位——受册宝——!”
礼部尚书奉上刻有皇帝尊号、象征皇权的玉册与金宝。
赵頵在黄忠嗣眼神的鼓励下,伸出双手,郑重接过。
就在他转身,准备面向群臣落座时,司礼太监引领百官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崩海啸般的朝贺声自广场席卷而来,声震宫阙!
赵頵身体微不可察地晃了一下,扶着御座的扶手才站稳,目光下意识地再次投向身侧最近的黄忠嗣。
黄忠嗣目光沉稳,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
大典仪式按部就班,庄重而繁复:祭告天地、宗庙,赵頵于大庆殿正式接受玉册金宝,即皇帝位,宣读即位诏书,宣布大赦天下(除谋逆首恶),接受百官三跪九叩……
赵頵全程几乎都是按照黄忠嗣、王安石及礼部官员事先反复演练的流程,在司礼官的提示下完成。
他宣读诏书时声音带着微颤,目光在需要定夺的细微处,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黄忠嗣的方向。
黄忠嗣或是微颔首示意,或是极低语提醒一二字,确保这关乎国体的仪式分毫不差。
这一幕,落在殿内殿外无数双眼睛中——新帝的紧张与依赖,燕王的沉稳与掌控,形成了无声却强烈的对比。
权力交接的微妙与黄忠嗣此刻实际上的“摄政”地位,在这大庆殿的煌煌典礼中,表露无遗。
登基之后,新帝赵頵对黄忠嗣的依赖有增无减。
关于对岐王赵颢、韩琦、富弼、吕惠卿等首恶及其核心党羽的最终判决,赵頵直接下旨:“此等谋逆大罪,干系国本,着燕王黄忠嗣会同政事堂诸公详议,务求罪证确凿,量刑允当,奏朕览定即可。”
这道旨意几乎将生杀予夺的大权完全交到了黄忠嗣手中。
政事堂虽以王安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