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但明眼人都清楚,真正能定夺乾坤的,总揽军政大权的燕王。
甚至连王安石这位曾经的“拗相公”,如今在处理核心国事时,也更多地扮演着黄忠嗣副手的角色,将改革的具体实施与新帝登基后的政策延续,交由黄忠嗣定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朝野上下,燕王府门庭若市,权势煊赫,一时无两。
然而,身处漩涡中心的黄忠嗣,心中却没有半分喜悦,反而被层层叠叠的忧虑所笼罩。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赵頵的“示弱”。
这位新帝登基时的紧张和依赖并非全然伪装,但其后对权力的“放手”,尤其是在处理叛党这等核心事务上的“全权托付”,则显得过于刻意。
这既是对黄忠嗣实力的承认,更是一种隐晦的试探和推诿——将烫手山芋和可能的骂名都推给燕王承担。
赵頵躲在深宫,看似毫无主见,实则是在观察,在蓄力,也在将黄忠嗣置于烈火之上炙烤。
黄忠嗣心如明镜。
他无意恋栈权位,更不愿成为权倾朝野、功高震主的权臣。
他心中早已有了决断:待朝局彻底稳定,辽东、西北防务安排妥当,新政步入稳健轨道后,他便会主动交还兵权,辞去“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只保留“燕王”尊位,退居王府,一心一意辅佐赵頵。
他要做的,是完成神宗皇帝“超越汉武唐宗”的遗愿,协助赵頵打造一个强盛的大宋,而非让自己成为朝堂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只是,权力如同泥沼,一旦深陷其中,抽身谈何容易?
新帝的“依赖”是真心还是假意?
朝中盘根错节的旧党残余和那些对新政心怀不满的势力,又会如何利用这种微妙的君臣关系?
黄忠嗣望着窗外汴京初冬萧瑟的天空,眼神深邃。
他知道,眼前的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新帝登基,仅仅是又一轮博弈的开始。
喜欢大宋:三元及第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三元及第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