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彻灵魂的河谷之路
仁布,藏语意为“堆积的村庄”,像是一把安静地横陈在雅江南岸的木琴,缓缓奏出属于西藏高原中段的低音旋律。
自从我离开日喀则城区,沿着蜿蜒而曲折的318国道一路东行,车窗外是起伏的群山、错落的村寨与时隐时现的雅鲁藏布江。仁布县就在这条路的深处,像藏匿在经幡之下的庄严,又似阳光撒落高原的温柔。
进入仁布县的那天,天空极为澄澈,仿佛整片苍穹都倾斜在这片土地之上。雅江水面如镜,映照着一山一云一经幡。
我在扎西曲登乡附近停车,河对岸是一片藏式民居,白墙红窗,窗沿垂挂着彩色窗幔。这里的生活节奏极慢,街头没有喧嚣,只有穿着藏袍的老人牵着转经筒踱步而过。
“你是从远方来写书的人吧?”
一位年迈却精神矍铄的藏族妇人靠近我,手中握着一串念珠。
“是的。”我点头。
她朝我额头点了点:“这里是河谷中最不被打扰的角落之一,神佛和人都喜欢安静。”
我记下了这句话,就像记下了一种态度——对自然、对岁月的尊敬。
随后我步入村道,晨光在石墙上洒下一层淡金,老人们坐在石墩上晒太阳,孩子们则在麦田边追逐风筝。有个男孩将风筝递给我,说:“叔叔你试试,它会飞得比心还高。”
我试着放起那只风筝,风起时它稳稳腾空。我望着它飞向山口的方向,心中泛起一种久违的平静——像是走在路上的理由忽然变得清晰。
那一刻我明白:不是每一个地方都需要被热烈地讲述,有些地方,只要静静地被记录,就已经足够。
仁布的心脏是仁布寺,一座历史悠久却低调朴素的藏传佛教寺庙。它不像布达拉宫那样恢宏,也不似扎什伦布寺那样声名远扬,但它的静谧,如深水藏珍。
我拾级而上,石阶被岁月打磨得平滑光亮。寺内不大,僧人不过数十人,却各自神情安详。我坐在主殿一角,听见诵经声渐起,那是一种不带感情却穿透心灵的节奏,像是另一个维度的语言。
闭上眼,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一条无形的长河,那些回荡的梵音,是从千年前流来的水声,带着一种神秘而稳重的旋律。
一位年长僧人坐在我身边,他问我为何而来。
“为了记住这些地方,为了让更多人明白,这世界上还有另一些时间的走法。”我回答。
他没有多言,只递给我一张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