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未亮,我便背起包,从狮泉河镇踏上了通往札达的古格之路。荒野之间,唯一清晰的,是自己缓缓的脚步声与心跳。那是一种来自血脉深处的颤动,像是在回应某种久远的召唤。
车行至札达土林时,天边泛起鱼肚白,整个天地仿佛褪去了现实的颜色,只剩下大地原初的骨架和寂静。这里,是古格的入口,是时间的隧道。
我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旅程,也不是一次普通的探访,而是一种对文明隐秘光芒的追寻,是《地球交响曲》里,我一直等待奏响的一节音符。
古格王朝,像是藏地历史上的一段低语,沉睡在札达土林褶皱起伏的山体之间。
我站在古格王城遗址之巅,整个人恍若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入了时间深处。断壁残垣、窟道塔影、嶙峋石台……这些不再是“景点”,而是尚未说完的话,是未竟的历史长诗。
我走入王宫遗址。洞窟中,壁画依旧鲜艳。那些描绘菩萨、天女、王族仪仗的色彩,在千年风沙中依旧生动,仿佛尘埃中裂开的光,静静诉说着一个民族曾经的辉煌。
我久久凝视一幅壁画:画面中央是一位王子,头戴金冕,眼中却没有傲气,而是低垂、沉思。我像是突然被什么刺中,心口一沉。那眼神太像此刻的我——一个背着问题来,想找答案却又不知该问谁的旅人。
我喃喃道:“这是一个在尘土中孕育灵魂的地方。”
导游是一位本地藏族青年,名叫丹增。他曾在拉萨学历史,毕业后主动回到札达,只为守护这一方古老废墟。
“古格并非一日亡国。”丹增在前方引路,“它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遗忘的。世人常记住辉煌,却忘了沉寂。”
我点头。这句朴素的话语,正与我的心意暗合。
站在一处高地俯瞰,整个遗址如黄土中被掘出的阶梯王国。残破宫殿顺着山势层叠,宛若伏地而眠的神只,身上覆着时间织就的长袍。
我走至一尊巨大的佛像前,那佛像已被毁坏,仅剩脸部一角,鼻梁断裂,嘴角残缺。可正是这破碎的一瞥,比完整更具穿透力。它像一个时代的叹息,被风雕琢成永恒的石语。
我沉默良久,似乎那佛像正望着我,它不是诉苦,而是宽恕。
丹增缓步靠近,声音低缓:“九世纪,吐蕃崩溃,赞普后裔逃入阿里,建立古格;十一世纪,这里成为佛教复兴的中心。僧人译经,法音不绝。但几百年后,王朝陷入权力争斗,外患侵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