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冈仁波齐的雪影里走了三天,身体疲乏,心却反而空明。在朝圣的路径上,每一个脚印都似乎将自我揉碎、熔炼,再重塑。
转山结束那一夜,我独自一人坐在塔钦简陋客栈的窗边,望着夜色下的神山轮廓发呆。突然意识到,我并不是离开,而是被另一样存在召唤——神湖,玛旁雍错。
清晨,一辆越野车载着我离开冈仁波齐,越过大大小小的山口,进入一片更加空旷、寂静、接近原初的世界。随着海拔逐渐抬升,空气中的风带着湖水的湿润,我知道,我正在靠近西藏三大圣湖之首——玛旁雍错。
玛旁雍错,就像一枚镶嵌在苍穹之间的蓝宝石,镀着云影与神性的光泽。
我站在湖岸,心中无言。风轻轻吹拂湖面,水波如绸,一层一层卷走心底积压的尘埃。湖面之大令人惊叹,却毫无喧嚣;湖色之蓝令人迷醉,却毫无艳俗。这里仿佛是神灵留下的一滴泪,将天地的慈悲封存在高原之上。
传说,这湖水可以洗净七世罪孽。可我不信神迹,只信走过的路和留下的字。但面对这片湖水,我还是不由自主地脱下鞋袜,踏入湖中。冰冷的湖水包裹脚踝,一阵刺骨寒意袭来,却令人沉醉。
有人在湖边朝拜,一位藏族母亲牵着儿子,绕湖而行。她面容干瘦,却眼神柔和如水,对我微笑,那一瞬间,我恍惚觉得,这湖或许真有奇迹,它使人记起本源。
我蹲下身捧起湖水,将它轻轻洒在额头上,不为祈福,只为纪念自己曾经来过,也曾深刻地面对内心。
就在此时,一位背着转经筒的老人缓步走来,他轻声问我:“远道而来,可得其意?”
我点头:“得了些迷惘,也得了些答案。”
老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湖水不会开口,但能照见你的影子。多看几次,你就明白你是谁了。”
我久久站立在湖边,任思绪一层层如湖浪翻卷。儿时的影子、过往的执念、未竟的梦想,如一页页从水面上漂过的纸船,终将消散,却留下波纹印记。
这时远方的风铃响起,一群朝圣者自东岸而来,背着沉重的经筒,步伐缓慢而坚定。我看着他们身影在光影中拉长,忽而明白:并非每一次旅途都需要意义,有时,踏上路本身就是信仰。
不远处,是拉昂错,一座被称作“鬼湖”的咸水湖,湖色阴沉,气味辛涩。它与玛旁雍错之间仅隔一座小山,却仿佛一明一暗,一善一恶。
我骑着小摩托,绕过玛旁雍错南缘,登上一处山坡,回头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