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朔霍然起身,在堂中踱步。冰冷的空气刺激着他的思维。得搞一个大工程出来才能盘活此困境!
周朔猛地停下,走到墙边,一把扯下悬挂的代州全图,铺在桌案上。“徐凤,你来看。”
他手指点向地图上代州的位置,指尖划过一道墨线,“代州北接草原商路,南通飞流渡口。若我们能修通这条连接南北的干道——”
徐凤瞬间领悟,眼中爆发出精光:“商队往来!有了商队,沿途百姓便可充当脚夫、开设食肆客栈、贩卖土产!生机便有了!更能增加税收,一举数得。”但随即,现实的巨石又压了下来,“可…修路…耗资何其巨大?府库如今虽还有些银钱…”
“有一法!分阶段修路加上现在盐铁税收应能支撑,”周朔眼中闪烁着决断与智慧的光芒,“我们只需支付修路民夫的工钱,修路材料我来想办法。路一旦动工,百姓拿到现钱,便能买得起煤炉!通知李东的民用工坊,开足马力,大量生产煤炉、煤球!同时,请柳诗诗小姐钱多的商会全力配合——凡登记参与修路的民夫,凭登记证明,可先行将煤炉领回家中使用!所领炉具的费用,每月从他们的修路工钱中,按比例扣除一部分即可!”
徐凤彻底被这环环相扣、一举多得的妙计震撼了,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妙!妙啊主公!此计真乃神来之笔!一解取暖做饭之困,二为代州打通命脉,三给百姓开辟活路!四者…民心可聚矣!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事不宜迟!”周朔果断下令,“徐凤,此事由你全权负责,统筹工坊、商铺、民夫登记、路段划分等所有事宜,即刻安排下去!”
“是!主公!学生领命,定不负所托!”徐凤深深一揖,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振奋,脚步生风地冲出了府衙。
周朔轻轻抚摸着额头上那似乎平静下来的雷纹,目光投向地图,变得深邃:“修路…光靠人力和泥土可不行。要想路好、耐用,就得把土法水泥搞出来!”
周朔的目光并未在地图上停留太久。解决取暖问题,光有煤炉还不够。
“煤炉虽好,终需银钱购买,或需工钱抵扣。那些最贫苦、等不及工钱结算的人家,又该如何熬过这酷寒?”他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案,发出笃笃的轻响,仿佛在叩问着解决之道。
“有了!”他眼中精光一闪,再次看向地图,但这次,他看到的不是山川道路,而是千家万户的屋宇。
“火炕!对,就是火炕!此物用料简单,乡间土坯、泥巴、石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