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韩成问道:“韩成,能否详细说说四哥登基后对待藩王的具体情形?”
提及此事时,朱元璋的表情略显复杂。
韩成心知肚明,这定是洪武帝听了他的暗示后,对朱棣的行为有所察觉,对藩王制度产生了动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或许,他开始思考如何调整或改革这一制度了。
一时之间,难以寻得更优解法,便想参考永乐大帝的应对之道,从中汲取经验。
韩成原意是送客,但察觉朱元璋的语调与平日有异,虽细微,却能听出几分倦怠与疲惫。
他对韩成也更为客气。
韩成本就柔和,见状,话到嘴边的送客之言又咽了回去。
“自然可以。”
韩成招呼二人落座,自己亦归位。
此事若细述,耗时不少。
整理思绪后,重新讲述接下来的内容。
韩成将朱棣继位后的举措——削减藩王护卫、提高宗室待遇、推行养猪政策等告知朱元璋。
有些事韩成曾提过,不过不够详尽;有些则从未提及,例如宗室养猪一事。
这次,韩成悉数详细道来。
朱元璋听完,沉默良久。
片刻后,轻叹一声,再点点头。
他眼下最忧虑的便是宗室问题。
得知自己引以为豪的宗室体系竟引发内乱,便决意不将此隐患留给后代。
然则,始终未能觅得良策。
“朕是否该效仿永乐帝的方法来处理藩王之事?”
韩成发问时,朱元璋本能地想摇头,忽而意识到自己在韩成面前并无太多秘密可藏。
此人来自未来,且对大明似乎颇为熟悉。
在此情境下,他并无太多隐秘可保。
遂点头应允。
这也是朱元璋在韩成面前不刻意掩饰情绪的原因之一。
他认为韩成已知晓真实的自己。
在这种前提下继续伪装,不过是自欺欺人,既让自己不适,也会被韩成看穿。
“陛下,这般方法还是莫要使用为妙,它同样是陷阱。”
韩成苦笑而言。
怎会如此?
朱元璋闻言,不禁一怔。
老四的应对之策,他虽觉略有瑕疵,整体尚可施行,此乃困境之下最优选。此法难道竟藏隐忧?
朱元璋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