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酸味开胃:醋、柠檬、山楂、乌梅、番茄等酸味食物,能生津止渴、收敛汗液、开胃消食。一杯自制的酸梅汤,或凉拌菜里滴几滴香醋,瞬间激活味蕾。
3. 利湿健脾,固护根本:暑多夹湿。绿豆、赤小豆、薏米、冬瓜、荷叶、扁豆等食物,能帮助身体排出湿浊,健脾益气。绿豆薏米粥、冬瓜荷叶汤、红豆山药羹,都是夏季祛湿养脾的经典食疗。
4. 温热适度,避免寒伤:过度贪凉,猛灌冰镇饮料、狂吃冰淇淋,虽得一时痛快,却会骤然关闭毛孔,抑制排汗散热,更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痛、腹泻。冷饮应小口慢饮,更提倡饮用常温或温热的茶水、汤水。
四、急救之弦:生死时速的识别与应对
中暑急救,分秒必争。识别早期信号至关重要:
先兆中暑: 大量出汗、口渴、头晕、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可能正常或略高(<38℃)。
轻症中暑: 在先兆基础上,体温升至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皮肤灼热或湿冷、脉搏增快、呕吐、出现短暂昏厥。
重症中暑(热射病): 核心体温飙升(>40℃),皮肤干燥灼热无汗(也有大汗淋漓者),意识模糊、谵妄、惊厥甚至昏迷。这是最凶险的阶段,死亡率极高!
现场急救“黄金四步”:
1. 速离高温: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树荫下、空调房内),解开或脱去紧身衣物。
2. 快速降温:这是核心!用一切可行方法迅速降低体温:
冷水浸泡(浴缸、水桶)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确保头露出水面)。
持续用冷水(非冰水)喷洒或擦拭全身,特别是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
用湿冷毛巾、冰袋(包裹毛巾)敷于头部、颈部、腋下、腹股沟。
扇风(手动扇、电扇)加速蒸发和对流散热。
目标: 在30分钟内将核心体温降至39℃以下。
3. 适量补水: 如患者意识清醒,可少量多次给予含电解质的凉饮料(淡盐水、运动饮料)。意识不清或昏迷者,禁止强行喂水! 以防误吸窒息。
4. 紧急呼救:一旦怀疑热射病(体温极高、意识障碍),或轻症中暑经处理无好转,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救援时,持续进行物理降温。
五、特殊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