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主要是按照地理位置的远近分配。
这样一来,《大明日报》的标准版面就可以精确、迅速的传递到各个县城的印刷厂。
同时,各地的《大明日报》印刷厂也是采用统一标准建造,由工部派遣能工巧匠安装新式活字印刷机。
这些印刷厂配备专业的校对、排版和印刷人员,接到飞鸽传书的内容之后可在三日内完成印刷。
印刷好的报纸由各地驿站马车、漕运船只,配合民间商队迅速分发至集市、书院、茶楼。
首期试刊的《大明日报》头版,施宗义亲自撰写了发刊词:
“欲通天下大事,先读《大明日报》。”
“本报广纳四方资讯,传播圣贤之道,弘扬科学之理,旨在让大明百姓知天下、明事理也……”
当第一份《大明日报》出现在明国京城的各个茶楼之时,立刻引起了轰动的效果。
朝廷钦点的读报先生们早已就位,他们手持《宣讲指南》,将晦涩政策编成快板,把科学知识融入评书。
老百姓们围坐在茶楼里面,一边惬意地喝茶,一边听着说书先生朗读报纸上的新奇内容。
听完了之后他们还意犹未尽,于是一边继续喝茶,一边就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人讨论朝廷新颁布的商税政策,有的人惊叹于报纸上刊登的西洋机械图纸。
还有一些“吃货”对于《大明日报》上面记述的美食心生向往、梦寐以求、夜不能寐……
当载着活字与印版的镖车碾过结冰的官道,当一份份带着墨香的报纸在县衙门前张贴。
百姓们惊奇地发现,报纸上不仅有朝廷新政,还有预防冻灾的妙招、以及异国奇闻。
甚至就连大江南北各个地方流行的各种特色美食、最新菜式也是绘声绘色……
“先生这招‘舆论导向’,实乃大妙哉!”
弘治皇帝看完《大明日报》的“冬日异象探微”专栏,笑声中带着几分惊喜:
“这看似素纸黑字,毫无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却比千军万马更有雷霆之势!”
他抚须凝望窗外交叠的飞檐,目光穿透宫墙。
“笔锋作剑可斩沉疴旧弊,墨韵成军能破蒙昧迷障,舆论战场虽无硝烟弥漫,却字字千钧、直抵人心。”
“你看这《大明日报》,恰似朕握在手中的尚方宝剑!”
弘治皇帝将茶盏重重搁在檀木几上,釉面涟漪倒映出案头堆积如山的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