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86年九月(一说十月),慕容永率军向平阳的苻丕部发起进攻。双方在平阳一带展开激战。慕容永的军队士气正旺,又是为了生存空间而战,战斗力爆表。结果,苻丕的军队大败亏输,连苻丕本人在乱军中被杀(一说逃奔东晋途中被杀)。慕容永踩着前秦残余势力的尸体,打开了通往太行山以东的大门。
解决了苻丕这个障碍,慕容永再无顾忌。他率领部众,带着在河东积攒的粮草物资,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上党郡的核心城市——长子(今山西长子县)。公元386年十月,在长子城那座象征权力的府衙(临时充当皇宫)里,在部下的山呼万岁声中,昔日的长安草鞋贩子慕容永,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依然是“燕”(史称西燕),改年号为“中兴”。这个年号取得很有深意,既表达了他个人从底层到帝王的“中兴”,也寄望于恢复慕容燕国昔日荣光。
六、登基闹剧与长子岁月:治理有方,暗藏杀机
然而,登基大典的喜庆气氛,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血腥闹剧搅得稀碎。慕容永在宴席上看中了被俘虏的前秦皇帝苻丕的皇后杨氏。这位杨皇后,出身弘农杨氏,名门闺秀,性格刚烈。慕容永大概是想通过纳她为妃来彰显自己的胜利者姿态,或者就是单纯好色。他派人去向杨氏提亲(或者说命令)。结果,杨皇后的反应极其刚烈,她直接拔出剑来,对着前来提亲的使者(可能就是慕容永本人?)怒斥,然后……挥剑自刎!血溅华堂!
这一幕,给慕容永的登基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也像一个不祥的预兆,预示着他这个“草鞋天子”未来的路,绝不会平坦。
定都长子后,慕容永展现出了与其早年经历相符的、务实有效的治理才能。西燕控制的疆域,大约包括今天的山西南部和河南西北部一小块,核心是八郡之地:上党郡(核心)、太原郡南部、平阳郡、河东郡、河内郡(部分)、汲郡(部分)、魏郡(部分)、广平郡(部分)。史载其疆域“南至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北),北至新兴(今山西忻州),东依太行,西临黄河”。在这片不算广袤的土地上,慕容永努力恢复生产,安抚流民,整顿吏治(相对而言)。史书记载他统治期间“有众十万,户七万六千”,在烽火连天的十六国后期,长子一带竟然出现了难得的安定景象,成为乱世中的一片小小绿洲,这不能不说是慕容永的功劳。他卖鞋时学到的精打细算和管理经验,估计都用上了。
但阴影始终笼罩着这位开国(或者说“续国”)之君。他最大的心病,就是正统性问题。他这个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