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选择南渡至扬州。
\n
孙策得知后,立刻主动登门拜访,盛情结交。
\n
张昭为孙策的诚意所打动,加之乱世之中需寻安身之所,自此投身孙氏阵营,为其效力。
\n
孙策求贤若渴,封张昭为长史和抚军中郎将,将军中大小事务,无论文治还是武功,一概托付于他。
\n
彼时,孙策攻占江东六郡过程中杀伐果断,引发江东豪族强烈不满,而张昭的加入,极大改善了孙氏初到江东时的负面形象,为孙氏奠定江东基业立下首功,在一众名士如张纮、秦松、陈端之前。
\n
公元 200年,孙策遇刺,临终之际将孙权托付给张昭,甚至留下“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n
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的遗言,足见对张昭的信任与倚重。
\n
当时孙氏在江东根基尚浅,内有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外有强敌觊觎,局势危如累卵。
\n
孙策去世后,孙权悲痛不已,只顾哭泣,张昭当即厉声说道:“孝廉,现在岂是哭泣的时候?”随即将孙权扶上马,外出巡视军队,稳定军心民心。
\n
周瑜虽也迅速率军前来支持孙权,但张昭作为顾命集团的核心人物,其态度对孙氏政权的走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程普、董袭、朱治、吕范等武将皆受其调度。
\n
此外,张昭还全力延揽严畯、孙邵、是仪、滕胤等名士,尤其是江东本地文士进入孙权幕府,为孙权在江东站稳脚跟奠定了坚实基础。
\n
他一方面部署诸将,平息孙策死后各地如山越等势力的叛乱。
\n
另一方面着手制定典章礼制,为孙氏在江东的长期统治进行长远规划。
\n
毫不夸张地说,倘若没有张昭的运筹帷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