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实现彻底融合。
\n
如果能将完成这个计划,将他们整合成一个国家的话,那季秋在现代世界的权势,也能达到中等国家的地步了。
\n
然后是麾下文武情况。
\n
首先介绍新近投奔的人才。
\n
季秋的招贤榜在不断发挥作用。
\n
他不问出身,唯才是举的用人理念,也吸引了大批人才。
\n
最初只是寒门人才,但随着季秋在战场上高歌猛进,很多世家大族也开始派来人才了。
\n
当然,目前还没有世家大族愿意全族投奔。
\n
主要是跟荀氏一样,派出荀攸这种家主旁系子弟过来投资。
\n
这段时间季秋新收的各类人才足有百人之多。
\n
不过真正值得季秋关注的人才只有一位,张昭!
\n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氏,是三国时期东吴举足轻重的重臣。
\n
他在东吴的地位,堪比荀彧之于曹操、诸葛亮之于刘备。
\n
张昭年少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学,跟随白侯子安研习《左氏春秋》,凭借渊博学识声名远扬,尤其对《汉书》的钻研造诣颇深,深受当时士林敬重,与琅琊人赵昱、东海人王朗齐名且交情深厚。
\n
就连为袁绍起草讨曹檄文的陈琳,虽出身徐州,也对张昭倾慕不已。
\n
徐州刺史陶谦听闻张昭贤名,举荐他为茂才,却遭张昭拒绝,陶谦认为其轻视自己,一怒之下将张昭监禁,幸得赵昱求情才重获自由。
\n
194年,曹操出征徐州,不愿投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