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远山端起冷掉的黑咖啡,目光落在K线图上:“做市商的报价价差在收窄,从1%到0.75%了。”他指的是国芯科技的盘口,买一和卖一的价差正在缩小,意味着流动性在改善。这是个积极信号,说明有资金开始关注这个标的,或许是社保基金的持续增持释放了信号。
中午在楼下的日式简餐店,陈默盯着手机里的政策文件,周远山的话还在耳边回响:“市场定价有延迟,主板提前反应政策,北交所滞后30分钟——这就是我们的窗口期。”他夹起一块鳗鱼,突然想起早上看到的大宗交易数据,某社保组合上周在18元价位买入50万股,而当前股价还在8元徘徊,这意味着机构对估值修复的预期至少翻倍。
“下午重点看国芯的龙虎榜。”周远山擦了擦嘴,“如果有做市商加仓,说明流动性拐点到了。”他掏出平板电脑,调出智能建造设备的产业链图谱,国芯科技位于中游芯片环节,下游对接的中筑智能装备正是保障房建设的核心设备商,“住建部的试点方案里,保障房REITs的底层资产包括装配式建筑,而装配式的核心是智能建造设备,一环扣一环。”
回到工作室,老张已经跑好最新的量化回测:“加入政策关联度因子后,策略胜率从62%提升到68%,最大回撤减少4个点。”他展示着蒙特卡洛模拟曲线,橙色的风险区间明显收窄,“但有个隐患——北交所的做市商制度还在完善,流动性缓冲带需要留足3%的波动空间。”
陈默盯着回测数据,突然意识到这次套利和以往的不同。以前做可转债或分级基金套利,变量单一,无非是条款博弈;但北交所涉及跨市场流动性、政策传导、机构持仓三重变量,就像解一道多元方程,任何一个变量偏离都会影响结果。他想起去年在新三板研究的某只生物医药股,虽然估值低,但缺乏机构持仓,最后政策利好兑现时也没涨起来——流动性阈值确实是关键。
下午两点半,国芯科技的成交量突破1500万,这是近三个月来的新高。陈默注意到盘口的做市商报价价差缩到0.5%,买卖队列里出现连续的千手单,绿色的成交量柱开始密集。老张突然指着监控屏:“社保基金的持仓更新了,最新比例18.5%,早盘又加了50万股。”
周远山的手指敲在白板上:“三个条件都满足了——估值差50%,研发投入领先,政策关联度直接挂钩。”他划掉之前写的“估值差>40%”,改成“政策传导链清晰”,“以前我们看套利只看数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