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卷走最后一点烛火时,徐光启正对着象限仪喃喃自语,黄铜镜面映出他鬓角的白发,像极了星图上的银河。
铜鹤的喙上,不知何时落了片雪花。
天工秘语:徐光启的预言暗线
第二章:妖星过鬼宿
徐光启推开窗,寒风卷着雪沫扑进书房。远处报恩寺的塔铃突然乱响,碎银似的铃声裹在风雪里,竟有几分像刀剑相击。他指着西南天区那颗异常明亮的客星,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你看那颗妖星,自万历三十七年出现后夜夜西移,如今已抵鬼宿。上周地动仪铜珠落于辰位,应在顺天府——此非吉兆。”
李之藻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那颗星确实亮得蹊跷,周围的星宿都被衬得黯淡了。他忽然想起幼时听村里老人说的,鬼宿主疾病与丧葬,客星犯之,必有大灾。手心里的汗把刚接过的《崇祯历书》校样洇出浅痕,墨迹晕染的“恒星出没表”上,鬼宿的位置被红笔圈了三道。
“大人,地动仪的事...钦天监奏报说是‘地龙翻身,无伤大碍’。”李之藻的声音被风撕得发碎,“顺天府尹那边也只报了‘房倒三十间’,没提...”
“没提通州粮仓塌了半座,压死了十七个看守。”徐光启打断他,转身从书架上抽出本牛皮封皮的册子。那是他派门生在各地实测的记录,纸页边缘记着密密麻麻的小字:“万历四十三年冬,顺天府地动,震中距通州粮仓三里,墙裂寸许,粮米渗漏三百石。”墨迹旁画着个简单的仪器图,三根木条支着个铅锤,下面坠着的笔尖在纸上划出波浪线。
“这是...”李之藻凑过去看。
“西洋人的验震器。”徐光启用指甲敲了敲图纸,“铅锤不动,地面动时,笔尖就能画出震动的模样。比咱们看铜珠落哪个方位,准得多。”他忽然压低声音,“通州粮仓的裂缝,我让人量过,宽得能塞进三个手指。可奏报里写的是‘微裂’。”
风雪拍打着窗棂,像无数只手在叩门。徐光启从抽屉里取出个小布包,解开时露出个晶莹的物件——竟是块冰。冰里冻着根细铁丝,弯成北斗的形状。“你看,”他对着灯光举起冰块,铁丝的影子投在纸上,恰与星图里北斗的位置重合,“这是用西洋法子冻的,能保持三日不化。就像那些被瞒报的灾情,冻得住一时,化的时候更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之藻忽然想起昨日在街口见到的场景:两个锦衣卫拖着个道士往刑场去,那道士怀里掉出张纸,上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