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秘语:徐光启的预言暗线
第一章:钦天监夜话
万历四十三年的冬夜,南京钦天监的铜鹤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徐光启摩挲着案上那册蓝布封皮的手稿,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崇祯历书》的校样上,与星图中的紫微垣重叠。
“大人,这《璇玑问对》当真要呈上去?”副手李之藻的声音带着颤音,目光扫过手稿里“天火坠而玉衡倾”七个朱笔小字。
徐光启抬手按住泛黄的纸页,指腹碾过边角磨损的梵文批注。窗外的西北风卷着雪粒子砸在窗棂上,像极了去年在澳门所见的红毛夷火炮齐鸣。他忽然想起利玛窦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的话:“星轨可测,人心难料。”
“之藻可知,”徐光启的声音混着烛花爆裂声,“上月钦天监漏报的那颗客星,在西洋新法里早有记载?”他掀开案头的《坤舆万国全图》,朱砂圈住的辽东地界正对着天狼星的轨迹,“老祖宗的浑仪测不出三千里外的变局啊。”
李之藻的喉结滚了滚。他见过徐光启用西洋望远镜观测月亮,那些环形山像极了被火炮轰过的城墙。手稿里夹着的小纸条上,铅笔写的数字墨迹未干——那是徐光启算的日食时刻,比钦天监奏报早了整整两刻。
“可这‘天火’之说...”李之藻瞥向墙上的《时宪书》,明年的惊蛰标注着“宜修城垣”,却没提辽东的战事,“圣上若是问起...”
“圣上只会问,为何努尔哈赤的铁骑能算准我军粮道。”徐光启突然提高声音,烛火猛地跳了跳。他从抽屉里取出个黄铜象限仪,底座刻着的十字星在火光里忽明忽暗,“你看这刻度,西洋人用它丈量土地,咱们却只能用来钦定吉凶。”
风雪突然变急,铜鹤的影子在地上扭曲成怪状。李之藻发现手稿空白处画着些奇怪的符号,既像道家符咒,又似西洋字母。徐光启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忽然笑了:“这是算筹记的开方术,算的是...十年后的粮价。”
更夫敲过三更时,徐光启终于在奏折末尾落下朱印。印泥染红了他的指腹,像极了去年在通州见到的流民血手印。李之藻忽然发现,星图上的紫微垣被人用墨点了个小洞,恰在帝星的位置。
“明日卯时,你带这手稿去内阁。”徐光启将蓝布封皮裹紧,“记住,只给徐阁老看。”他顿了顿,补充道,“若有人问起,就说...是修历的边角料。”
李之藻抱着手稿退出去时,听见徐光启在哼一首奇怪的调子。后来他才知道,那是西洋人祈祷时唱的圣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