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的茶水泼在黛玉手背。
"姑娘小心!"侍书连忙取出丝帕擦拭,却趁势将一枚刻着金菊纹的戒指塞进黛玉掌心。
探春挥退众人,从妆奁深处取出半块裹着金箔的冷香丸:"林姐姐既已发现,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她用银簪挑开药丸,里面竟露出卷成细条的渤海湾布防图,"倭人以商号为掩护,在蘅芜苑下挖了直通长江的密道。"
黛玉攥紧戒指,验丝镜碎片在袖中发烫。探春鬓边的珍珠耳坠轻轻晃动,映出窗外竹影里徘徊的黑影:"今夜中秋宴,便是他们动手之时。宝姐姐的冷香丸...怕是藏着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说罢,她将布防图塞进黛玉袖中,指尖在她掌心轻轻一划,留下个"蘅"字。
第三折 中秋宴惊变迭起
荣国府的中秋宴摆在内院天香楼,十六盏羊角琉璃灯将庭院照得如同白昼。王夫人扶着贾母坐在上首,鬓边新戴的倭国珍珠钗在火光下泛着妖异的虹彩。宝玉身着石青长袍,刻意将麒麟剑鞘藏在广袖中,却在给贾母斟酒时,注意到王夫人袖口露出的金菊刺绣——那纹样与栖霞寺武僧的刺青分毫不差。
"宝哥儿,来尝尝这道'金菊鲈鱼脍'。"王夫人亲自用银筷夹菜,筷头的金菊纹与宝钗腰间的令牌隐隐呼应。黛玉握箸的手顿在半空,验丝镜碎片映出菜肴里混着的蛊虫卵,形如菊花的纹路正在汤汁中蠕动。她抬眼望向宝钗,却见对方正用帕子掩口咳嗽,指尖泛着不正常的青灰。
宝钗突然起身,袖中银针激射而出,钉住梁上欲坠的八角琉璃灯:"老太太今日不宜用腥鲜。"众人惊呼声中,宝玉瞥见吊灯底座刻着的金菊盟十二客图腾,与父亲书房博古架上的雕花如出一辙。北静王带着禁军闯入时,王夫人正冷笑抛出烟雾弹,刹那间满庭茶香化作刺鼻的硫磺味。
黛玉被宝钗护在身后,却见她腰间的金菊纹令牌发出微光,与王夫人的珍珠钗产生共鸣。验丝镜碎片中,无数金菊纹蛊虫从房梁坠落,沾到酒水的瞬间化作蓝雾,沾到雾气的丫鬟们顿时双眼翻白,抓挠着喉咙发出嗬嗬怪声。
第四折 蘅芜苑秘辛乍现
混战中,宝钗拽着黛玉躲进蘅芜苑的藤蔓深处。月光透过爬满薜荔的花窗洒落,照见墙角暗门缓缓开启。门内药室弥漫着沉水香与血腥气,三百六十个青瓷罐整齐排列,标签上用蝇头小楷写着"金菊蛊冷香引逆心散"等字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母亲当年为我制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