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方。"宝钗握紧刻着"冷香丸"的瓷罐,声音发颤,"我从小以为这药丸是救命的,原来..."她猛然打翻药罐,里面爬出的不是雪白药丸,而是蜷缩成菊瓣状的蛊虫,虫身映着月光,竟与她耳后淡青血管的走向一模一样。
黛玉这才惊觉,宝钗耳后那抹淡青并非血脉,而是蛊虫啃噬的痕迹。
宝玉破窗而入时,正见宝钗将银针刺入自己心口:"唯有引蛊虫出窍,才能毁掉密道机关。"她咳出黑血,掌心托着枚半开的金菊状蛊虫,虫翼上还粘着未消化的冷香丸碎屑,"去长江边,用麒麟剑劈开礁石下的海眼。"
话音未落,验丝镜碎片突然拼成完整镜面,映出祭江台下沉睡的火药船。
那些伪装成商船的楼船里,每一寸空隙都填满了硝石与硫磺,船头的"江神"塑像眼珠位置嵌着金菊盟的引信,只等香灰入水的信号便会引爆。
第五折 祭江台危机四伏
戌时三刻,祭江台周围挤满了观礼百姓,孩童们举着兔儿灯在人群中穿梭,卖糖画的摊子飘来甜香。
黛玉扶着宝钗躲在临江的茶棚里,验丝镜碎片映出倭人使者正将香灰撒入江水——那不是普通香灰,而是混着磷粉的引燃物。宝玉混在漕运官兵中,麒麟剑鞘与腰间玉佩摩擦,发出只有他能听见的细碎金鸣。
"漕运总督已上船!"宝钗拽住黛玉的手腕,指向江心那艘装饰华美的画舫。
黛玉这才惊觉,船头的"江神"塑像竟是中空的火药舱,七窍处插着七根导火索,眼珠位置的金菊纹引信正在月光下泛着幽蓝。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正是亥时正刻,潮水即将涨至最高位。
宝玉跃上船头,剑鞘击碎"江神"咽喉,露出里面缠着的导火索。倭人使者甩出三棱袖箭,却见宝钗的银针先一步钉住他手腕。
千钧一发之际,黛玉将验丝镜碎片抛向明月,镜面反光如闪电般晃过弓箭手的眼睛,宝玉趁机挥剑斩断所有引信,火星溅在他袖口,烧出焦黑的痕迹。
第六折 麒麟双璧破诡阵
宝钗掷出最后三颗冷香丸,蛊虫嗅到熟悉的气息,纷纷从死士体内钻出,在月光下化作金色粉末。黛玉验丝镜映出王夫人腰间的玉佩缺口,与宝玉手中的麒麟剑鞘纹路严丝合缝。宝玉猛然领悟,将剑鞘插入玉佩纹路,江心突然升起一道水墙,竟是渤海湾密道的入口,无数刻着金菊纹的军火箱随潮水涌出。
"原来太祖皇帝早有防备!"北静王的伏兵从芦苇荡杀出,手中火把照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