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密洞遗笺惊世局
栖霞寺地宫的石壁在麒麟剑光芒中缓缓转动,潮湿的霉味混着铁锈气息扑面而来。
宝玉举着火折子踏入石室,火光照见中央石案上的骷髅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那具骷髅以左手按心、右手握笔的姿势僵坐,腰间挂着的鎏金腰牌刻着"贾政"二字,正是荣国府当家人的随身之物。
黛玉下意识攥紧验丝镜,冰凉的镜面突然泛起雾气,镜中竟映出贾政伏案疾书的虚影,狼毫在宣纸上留下歪扭的字迹,墨汁未干便被滴落的泪水晕开。
"父亲..."宝玉喉间哽住,单膝跪地。麒麟剑鞘与石壁纹路共鸣,发出清越的鸣响,石案底部应声裂开一道缝隙。黛玉俯身拾起骷髅手中的残纸,见上面血字犹新:"金雀乃倭人细作,海棠社内有暗桩......"字迹在"桩"字处戛然而止,笔划拖出长长的血痕,显然书写者遭袭时仍强撑着留下线索。
宝钗接过宝玉手中的火折子,照亮石案夹层,露出泛黄的《航海图》与布满朱批的《金菊盟名册》。她指尖划过名册中"王夫人"三字,绣春囊的金丝在火光下泛着冷光:"当年抄检大观园,她执意要搜潇湘馆,原来早已知道验丝镜的秘密。"话音未落,黛玉突然惊呼——验丝镜中映出石墙暗格,里面躺着个雕工精美的檀木盒,盒盖上"冷香丸"三字竟与宝钗常年服用的药丸同名。
黛玉伸手触碰木盒,盒盖突然弹开,一只金菊纹纸鸢振翅飞出。纸鸢在空中炸裂,化作无数光点拼凑出倭寇船队在渤海湾卸货的画面:数十艘楼船停靠在隐蔽海湾,水手们正将刻着金菊纹的木箱搬入岩洞。宝玉握紧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父亲早知倭人阴谋,却为何不早揭露?"话音未落,验丝镜突然发出脆响,镜面裂成七块,每块碎片都映出王夫人阴冷的面容。
第二折 秋爽斋暗窥玄机
卯时三刻,秋爽斋的湘妃竹帘被西风掀起一角。黛玉扮成送花丫鬟,竹篮里的白海棠开得正盛,花瓣上的露水折射出细碎光芒,底下却藏着从地宫带出的金菊纹纸鸢残片。探春身着石青刻丝灰鼠披风,正与侍书整理账册,案头摆着新得的倭国漆器,盒盖上的樱花纹与纸鸢残片纹路吻合得一丝不差。
"三姑娘可是喜欢倭国物件?"黛玉将青瓷瓶摆在案头,指尖故意轻触瓶身暗纹。探春抬头,丹凤眼在她袖口验丝镜的碎光上停留一瞬,唇角勾起若有若无的弧度:"不过是些精巧玩物,比不得林姐姐的才学。"话音未落,窗外传来三声竹哨,侍书手一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