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的山区里下着微微的秋雨,朱振早早地来到大同北门十里长亭迎接杨植。
“朱总兵,宣化军抓了多少乱兵?”
杨植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人,平定大同后,他把定损、记功、灾后重建等杂务丢给书吏、府县处理,带着随从马上去视察大同镇北边的防线。
朱振从宣化军驻地赶来迎接杨植,汇报说:“报树帅,从大同北门逃出的乱兵约有六百多人,宣化军砍了二百多,抓了一百多,剩下的跑到鞑子那里去了。”
一个内贼的人头值三两银子,如果军兵不想要银子可以升官。
杨植皱眉道:“宣化军就缺这六百两银子?让这些人去挖煤、做工怎么都能产生几万两银子的价值!”
朱振不知道杨植的思维方式,回道:“宣化兵是客军,末将也管不了他们。”
“那还有三百多乱兵怎么跑出大同的?宣化兵、北边的防线是虚的么?”
朱振低声道:“这些乱兵有马,有银子有绸缎,一路上撒银子丢绸缎当买路钱,就这样跑了。”
果不其然!杨植哑然失笑,仰望着雨中褐色的石头荒山,不知在想什么。
朱振等了半晌,见杨植似乎一幅以身入局胜天半子高深莫测的样子,吞吞吐吐又道:“俘虏中有乱兵的三个首领,宣化军并不知道,就跟我交接了!
树帅,另外末将还有缴获,不成敬意。”
朱振四下看看后挥挥手,他的一名家丁从身后拿下一个绸缎包裹的盒子,赵大接过来打开一看,轻轻地哇的一声。
“这是前唐武周女帝供奉于天堂的卢舍那,请树帅鉴赏。”
卢舍那玉佛端庄的面容、灵动的气质、精美的工艺,让人嗒然若失。
杨植捧着佛像目不转睛地欣赏良久,然后把佛像放回,对朱振道:“这种好东西是属于华夏的,不是属于哪个人的,你拿回去偷偷建一个小佛堂供奉起来吧!本帅德薄福浅,受不起。
你把那三名兵变首领交给本帅,其他的俘虏你带回去。”
郭巴子、徐毡儿、胡勇三人从俘虏中被带到长亭跪下,杨植挥挥手让朱振退走,眼前这三人浑身湿漉漉冷得打抖,脸上颓然之色尽显。
“你们三人为何带头兵变,就不怕连累家小?”
郭巴子低头苦笑一下:“我们命不好,生得笨读不进书,做什么都做不成,现在家小全无,无牵无挂,何惧之有?”
杨植前世见过很多读不进书,脑子一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