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小的那个瓶子里,录着去年冬天的雪声。方荡把它凑近耳边,沙沙的声响里混着细碎的笑,有个小姑娘的声音格外清晰:"方先生,我们用您捐的设备'看'到了槐花,比琴师爷爷说的还要香呢。"
他忽然想起琴师临走时说的话。那盲眼人抱着琵琶坐了整夜,弦音里藏着二十年前的月光,"女先生教我摸槐花的纹路时,总说万物都有声音的影子。"那时方荡才明白,长乐晚年走江湖时,不仅带着医书和药箱,还背着个旧留声机,走到一处就录下当地的风声水声,说要留给那些看不见世界的人当"眼睛"。
正对着标本出神,掌柜的掀帘进来,手里捏着张泛黄的纸:"刚才收破烂的送来的,说是在旧书堆里翻到的,看着像您会喜欢的东西。"纸上是幅工笔小画,画的是忘川河畔的景象,奈何桥边站着个穿青衫的女子,鬓边别着玉兰,手里提着盏兔子灯,灯影里浮出行小字:"此去人间,莫问归期。"
方荡的指尖抚过画中人的眉眼,忽然想起千年之前,他还是守在忘川的鬼差时,曾见无数魂魄饮下孟婆汤,唯独有个女子执意不肯。她站在河畔三百年,说要等一个人,灯芯燃尽了就摘星子续上,衣裳被河水打湿了也不在意。
"你等的人,早已轮回三次了。"他那时公事公办地提醒,却被女子眼里的光烫了手。她笑着说:"我不等他来,我等他记起来。"后来女子终于走了,临走前把兔子灯塞给他,"若有天他问起,就说有人在人间,替他种了满院的花。"
窗外的雨停了,方荡把画折好放进琵琶盒。那把刻着槐花的琵琶被他挂在窗边,风吹过时,弦会轻轻颤动,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有人在耳边低吟浅唱。他忽然想,或许长乐从未离开,她只是把自己拆成了无数碎片,藏在医书的批注里,躲在琵琶的纹路中,落在盲眼人的心湖上,变成一场场跨越时空的重逢。
二、药香漫街巷
立夏那天,酒楼来了个挑着药担子的货郎,筐里装着些寻常草药,最上面却摆着个青花瓷瓶,瓶身上画着玉兰,正是长乐常用的那种样式。货郎是个跛脚的老汉,说话带着浓重的川音,一进门就打听:"听说这儿有位方先生,收着本《民间急救方》?"
方荡正坐在老妪常坐的位置翻医书,闻言抬头:"老人家见过这本书?"
老汉往竹凳上坐时,右腿明显不便,却仍努力挺直腰板:"四十年前,我在峨眉山脚遇着泥石流,是编这本书的女先生救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