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不想讲。
而是能讲的并不多。
史料不多,文物没有。
唯一能讲的就是敦煌壁画。
对此,同学们也挺感兴趣的。
“小师兄,你跟我们讲一讲敦煌,讲一讲莫高窟,讲一讲里面的壁画呗。”
苏亦狠心拒绝,“不行,敦煌壁画,马世昌师兄比我更加熟悉,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邀请他给大家做一次专题讨论会,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马同学在敦煌待了十几年,要论对敦煌壁画的了解,甩他好几条街,苏亦才不献丑呢。
不然好丑。
他顶多查缺补漏,讲一些非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同学们未来去敦煌实习的时候,会有机会接触到的。此外,想要研究敦煌艺术还可以通过敦煌绢画入手。因为斯坦因跟伯希和的关系,敦煌绢画大量流散海外,大英博物馆跟吉美博物馆都有收藏。”
“这部分,我之前在跟同学们做敦煌学课堂导学的时候,就曾经讲过敦煌文物海外百年流散史,讲述着咱们国内学者历经千辛万苦把这些资料抄写回来的历史。所以,我就不再赘述了。”
当然,想要研究这个时代唐卡艺术,除了敦煌莫高窟之外,大昭寺跟桑耶寺都是极为重要的历史遗迹。
这些地方,只有亲自到达现场,才能够领略它们的艺术之美。
吐蕃王朝时期的唐卡艺术,苏亦不再展开。
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
“这个时期,我归纳为融合期,也是吐蕃分治时期。”
对此,同学们又有新的疑惑。
“小师兄,吐蕃分治时期?是什么意思?这个时期,不属于吐蕃王朝了吗?”
显然,同学们对吐蕃史确实不太了解。
苏亦解释,“朗达玛死以后,他的两个儿子开始争权,整个王朝分崩离析,我把这个时期称为吐蕃分治时期,也属于唐卡艺术的融合期。”
吐蕃史只是背景介绍,想要研究唐卡历史,还是要从佛教史入手。
因此,苏亦说,“11世纪前后,后**上下两路先后反哺卫藏,使得佛教重新在雪域兴起,接着,印度信徒东来,雪域信徒西行,各**纷纷建立,并与地方政权相互结盟,佛教再度兴盛。随着佛教的全面复兴,唐卡艺术在雪区各地纷纷兴起。”
这段话,太过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