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测了。
“布达拉宫?”
“大昭寺?”
“桑耶寺?”
苏亦问,“还有吗?”
大家摇头。
不是没有,而是不知道。
这玩意太偏门了。
想瞎猜,都憋不出来啊。
苏亦笑,“今天我们上的是什么课?”
“敦煌学!”大家齐声回答。
然后就有同学们反应过来了。
“我去,不会是敦煌吧?”
“哎妈呀,这也太巧了吧。”
苏亦给予肯定的回答,“没有错,就是敦煌。”
“为什么啊?”
苏亦给出解答,“这个跟敦煌的地理位置有关,因为跟藏地相邻,从唐代中期的时候,吐蕃人还曾经占领过敦煌,在此期间,吐蕃人建造了大量的洞窟。嗯,也就是咱们熟悉的敦煌莫高窟。”
“对于敦煌壁画跟绢画,中外学者已经有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它为我们认识吐蕃王朝时期的艺术面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吐蕃时期的唐卡艺术具有非常重要参考意义,结合吐蕃佛教史再加上藏地现场的大量吐蕃佛教遗物,就可以对这个时期的唐卡风格做出一些大致的推测。”
苏亦讲完。
教室内,顿时传来同学们的喝彩声。
“小师兄,太厉害了。”
“竟然知道从敦煌壁画跟绢画去研究吐蕃王朝的唐卡艺术,小师兄,太了不起了。”
“不愧是小师兄,这样清新脱俗的角度也可以想到。”
这帮家伙的惊叹是真的惊叹。
因为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苏亦的论文研究内容兜了一圈之后,还能够跟敦煌学扯上关系。
然而,他们的夸奖敷衍是真的敷衍。
翻来覆去,就这么几个词。
苏亦也都听腻了。
这帮家伙连当捧哏都这么不专业。
研究XZ唐卡跟敦煌壁画之间的关系,老早就有学者做研究。
不过这个年代,成果并不多。
苏亦的话,对于同学们来说,完全就是打开一道全新的大门。
两个考古班,几十号人。
未来肯定有从事藏地考古的人。
到时候,深入研究这个领域,苏亦就是是他们的启蒙者。
关于吐蕃时期的唐卡风格,苏亦没有继续深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