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9日清晨,首尔江南区的空气还带着初春的寒意,星宁集团与韩国星光娱乐合资公司的巨型LED屏上,滚动播放着醒目的招聘广告:“招募60名艺人!月入3万美金起,年终奖丰厚,提供三室两厅豪华宿舍,配备书房与大阳台!” 这份近乎“豪横”的条件,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韩国娱乐圈掀起惊涛骇浪。
此时的我,正坐在环保大厦顶层的办公室里,看着实时传回的现场画面。首尔街头,数百名年轻男女排起长龙,队伍蜿蜒数公里,甚至有人连夜从釜山、济州岛赶来。而在画面另一侧,韩国三大财阀旗下的娱乐公司门前,却门可罗雀,形成刺眼的对比。
“沈总,韩媒已经开始疯狂报道。”公关总监将平板电脑递过来,屏幕上,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几乎被同一话题霸屏:《神秘中国资本搅动韩娱!天价薪酬挖角,本土企业如何应对?》《星宁娱乐“钞能力”碾压,韩国艺人集体心动》。更有财经媒体深挖数据,赫然发现我的个人财富已悄然超越韩国任何一家财阀,而星宁集团掌控的东和株式会社30%股权,更成为悬在韩国商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韩国财阀们坐不住了。三星、乐天等巨头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试图分析星宁集团的战略意图。他们深知,娱乐产业看似光鲜,实则是文化输出与资本博弈的重要战场。一位匿名财阀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酸道:“这种靠金钱堆砌的模式,能维持多久?韩国娱乐圈的底蕴,不是一朝一夕能撼动的。”
我看着这段采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星宁娱乐的布局,从来不是简单的“钞能力”。早在半年前,我们便组建了跨国团队,深入研究韩国娱乐产业的运作模式,同时挖掘出其三大痛点:艺人压榨式培养、资源垄断分配、内容创新乏力。而这次开出的天价条件,不过是撕开市场缺口的第一刀。
“沈总,YG娱乐的代表求见。”助理的通报打断了我的思绪。YG代表金社长走进办公室时,脸色阴晴不定:“沈总,你们的招聘条件,恐怕会破坏韩国娱乐圈的生态平衡。”我示意他坐下,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西湖龙井:“金社长,与其说是破坏,不如说是革新。贵公司旗下练习生平均训练周期5年,出道率不足10%,剩下90%的人青春耗尽,一无所获——这就是所谓的‘生态’?”
金社长张了张嘴,却无言以对。我继续道:“星宁娱乐承诺,签约艺人每月至少保证2次曝光机会,无论综艺、影视还是音乐。我们还将推出‘新人孵化计划’,用AI大数据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