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能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从不同视角思考教育问题,拓宽思维视野。
2. 主题报告提升能力:布置主题报告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针对某一比较教育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汇报。例如,选择“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比较”这一主题,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比较各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学生交流、课程国际化、科研合作等方面的策略与实践,形成报告并在课堂上展示。这一过程锻炼学生的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同时,其他学生通过聆听报告、提问交流,也能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加深对相关专题的理解。
(三)专家讲座与实地调研补充
1. 专家讲座拓展视野:邀请比较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政策制定者或具有丰富国际教育交流经验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举办讲座。专家学者可介绍比较教育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最新理论动态,如当前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关于全球教育治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等热点话题。教育政策制定者能分享教育政策制定背后的考量与实践经验,让学生了解教育政策如何在国际比较视野下制定与实施。一线教育工作者则可讲述在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中的亲身经历与感悟,如参与国际教师培训项目、跨国学校交流活动等,使学生获得更具实践性和现实意义的知识。通过专家讲座,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对比较教育研究的兴趣。
2. 实地调研增强体验: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深入国际学校、跨国教育机构或有国际交流项目的本地学校进行调研。例如,安排学生到国际学校观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师生交流,了解多元文化教育在实际中的开展情况。到跨国教育机构调研其在不同国家开展教育项目的模式与挑战。通过实地调研,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教育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增强对比较教育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比较教育与现实教育实践的紧密联系。
三、课程对本科生的重要意义
(一)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全球意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1. 了解多元教育文化:通过学习《比较教育》,本科生有机会深入了解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从东方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的教育传统,到西方倡导个人主义、鼓励创新与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