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岩峒,今年十八岁,生于黔省施秉县凉伞屯,舞阳河上游的苗人山区。
道广二十九年,吴岩峒的父亲吴老岩,被官府征调去深山砍伐,运送皇木,不幸坠崖身亡,然而官府连一文钱的抚恤也没给。
母亲龙妹秧,不得不带着年幼的吴岩峒和妹妹,为地主家种地过活。
贤丰二年,长期的过度劳作让母亲积劳成疾,不久便撒手人寰。
妹妹被地主掳去,当成了“抵债丫鬟”,随后又被卖给过路客商,从此生死不知,音信全无。
从那以后,吴岩峒只能靠替人放牛、砍柴,或是上山打猎,下河摸鱼来维持生计。
贤丰五年,何禄和张秀眉在黔东南苗人聚集区揭竿起义,吴岩峒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起义军。
因他恨透了这个吃人的世道,且家中亲人尽死,没什么可牵挂的。
故而在战场上,他作战勇猛,悍不畏死。
待西军打下黔省时,何、张两位大帅传下话来,建议兄弟们回家与家人团聚。
毕竟黔省已经解放,西王府会给所有人分配田地,大家不用再为生存发愁。
而且族裔平等,人人平等,再没有土豪劣绅来随意欺压百姓。
但如果实在不想回家,想跟着西王府去解救天下所有受苦人,就跟着两位大帅出山。
吴岩峒心无牵挂,正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便加入了出山队伍。
于是,何、张两位大帅带着他们这群,从二十万义军中挑选出来的一万多年轻人,来到了湘省。
吴岩峒生平第一次见到那么平坦的地、那么肥沃的水土,真是令他大开眼界。
到了湘潭,队伍开始整编,张秀眉大帅还是他们的首领,不过现在要改口叫“师长”了。
部队给他们发了全新的成套衣服、鞋袜和帽子,顿顿都能让他们吃饱饭。
不仅不要他们的钱,每月还发三元钱给他们。
这对吴岩峒来说,就像做梦一样,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部队发了新枪,派来经验丰富的军官,教他们如何正规作战。
还教他们学说官话、认字,带他们看戏、上大课小课,告诉他们西军战士为何而战。
他们的班长叫杨爱西,听说小名叫杨二狗,但没人敢喊。
别看杨班长瘦瘦小小,和吴岩峒一样十八岁。
但听说作战英勇无比,前番在常沙城下与相军血战时,他就亲自打伤并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