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了一个相军大官,立下一等功勋。
不仅受到了大王的亲自嘉奖,军衔也从普通列兵直接升为中士,来担任他们的班长。
杨班长对他们这些新兵是真的好,耐心地教他们各种技能。只是平日里不喜说笑,总是一脸严肃。很少和他们私下交流。
直到有一天,部队组织看大戏。
当放到一幕叫《秀秀》的新戏时,吴岩峒看到戏中的秀秀被地主拉去抵债的场景,不禁想起自己那生死未卜的妹妹。
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整个人涕泣如雨。在场的众多战士也感同身受,纷纷放声大哭。
这些苦难,对于当时处于最底层的苗人来说,实在是太常见了,又怎能压抑得住呢?
不料坐在他身边的杨班长,也和他一起抱头痛哭。
回到班里开交心会时,大家才知道,杨班长原来也有两个妹妹,和父母一起饿死了。
和吴岩峒一样,全家死得只剩他一人了。
经过这番交心,班里的十来个兄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西军为平等而战、为天下受苦人而战的道理。
接下来的一个月,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先是熟练掌握战斗队列、开枪、听号令等技能,接着练拼刺刀、练步炮协同,还要练习编制打散后,如何快速与身边的战友结阵而战。
三伏的大热天,他们天天训练,身上的皮都晒掉了几层,辛苦不言而喻。
但就像杨班长说的那样,他们就像一块铁,在火炉里淬炼,最终会变成砸毁旧次序的精钢。
如此练了两个月,他们接到命令,要随大军去攻打清妖。
他们走了五日,在醴陵县城住了一夜,第二天继续向东出发。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一个山脚前。
山前的玉米地已被收割,山顶上能看到清妖的营寨和旗帜。
上面传下命令来,让他们就地休息,吃饭喝水。
杨班长指着前面的山,问吴岩峒:“岩峒,你们老家里的山,有这山高不?”
吴岩峒撇了撇嘴,不屑一顾。
“班长,这个要是在我们老家,就不叫山,叫小土丘。要是上面没有清妖,我一口气跑上去,都不带喘粗气的。”
杨爱西上下打量着吴岩峒,见他骨架粗大,以前身形颇瘦,但这几个月顿顿饱饭,渐渐壮实起来。
他存心逗趣:“你这是吹牛,再高的山,能有多高啊?”
边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