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四年,七月十九日,长安。
夜幕缓缓落下,青天客栈二楼灯火通明,酒香四溢。
众文士正聚于一桌,李白一手执壶,正在与王维论诗,杜甫拧着眉听得入神,孟浩然眯眼打盹,陆羽细品新茶,公孙大娘与李十二娘对坐切磋手势剑法,裴旻倚窗不语,公孙离则趴在栏杆上吹风。
就在众人沉浸于闲谈酒趣之际,一阵轻风卷起窗帘,一道瘦高身影缓缓走入客栈,身着旧朝服,胡须微白,眼神坚定而沉静。
“——张公?”杜甫最先起身,震惊至极。
李白眉头一挑,酒壶差点脱手,连孟浩然都猛地清醒,王维更是站起身来,不敢置信地看着来人。
张九龄缓缓行至桌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诸位……别来无恙。”
“真是你?”杜甫激动上前,“十五年前传你薨逝,天下文士尽哀,怎会……”
“是有人要我死。”张九龄语气温和,却字字铿锵,“我便‘死’了。但如今……我醒了。”
李白放下酒壶,起身行礼:“昔日贤相,今日复生。张公既归,大唐文脉不绝矣。”
众人肃然,纷纷起身,恭敬拱手。
张九龄一一还礼,落座后目光环视四方:“我醒来第一件事,便是听闻李林甫复出。”
王维沉声道:“此事众人皆怨,唯陛下一意孤行。”
“我知。”张九龄点头,神色微沉,“可眼下安禄山未起兵,朝中也唯有他能暂压边将。这正是圣上无可奈何之局。”
杜甫咬牙:“可百姓之苦,又要谁来替他们说话?”
张九龄微笑:“若我还活着,就让我来说。”
“张公你要……”李白眉头一动。
“明日上朝,入宫劝谏。”
“你不要命了?”孟浩然脱口而出,“你才现身不到一天!陛下若动怒,你怕是又要‘死’一次。”
张九龄却目光坚定:“我既未死,便当为民、为国、为理。李林甫可制安禄山,我则可制李林甫。”
这句话,让在座众人一时无言。
李白举杯,神色肃然:“那便为张公明日上朝——敬此一杯。”
“敬张公。”众人齐声。
酒过数巡,张九龄辞别,回房休息。明日,他要踏入那座离他梦中已十五年的大明宫。
而与此同时,大明宫中书省。
李林甫端坐于书案之前,满桌奏折堆叠如山。他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